東北網5月11日訊 進入今年以來,鶴崗市工農區人民法院新一屆院黨組班子組建後,針對去年上訴案件、發改案件居高不下的狀況,特別是在今年實行審監、審管部門對判決案件進行判前、判後監督以後,發現案件承辦人匯報不全面,開庭筆錄記錄“粗線條”不夠准確的問題,工農法院李艷秋院長就組織召開院黨組會、院務會,積極以該院作為省審判管理工作“聯系點”這個契機,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案件檢查的力度和效果,以此作為全院今年審判管理工作的“突破口”。依據審監庭和“審管辦”的工作職責,經研究決定,對重大、疑難、新型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實行審監庭和“審管辦”提前介入,對庭審過程進行監督,以便更加准確細致了解整個案情,增強對案件判前、判後把關的准確性。同時要求各庭室在上述三類案件進行庭審前,通知審監庭和審管辦派員參加。
上述措施的實施,有效控制了庭審不夠規范、庭審記錄不夠細致准確問題的出現,而且使審判人員感到了壓力,基本杜絕庭審過程隨意的問題。同時使全院審判人員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懮患意識和風險意識,牢固樹立能動司法意識,使全院案件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責任編輯:代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