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為追蹤“最美教師”張麗莉轉診治療進展情況,本報記者從佳木斯到哈爾濱一路跟隨,並在哈醫大一院輪班守候。13日16時40分,省衛生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張麗莉的轉院治療非常成功,目前生命體征平穩,身體各系統、各髒器的指標穩定。”
省衛生廳的新聞發布會在哈醫大一院召開,副廳長邢濟春在發布會上透露,衛生部部長陳竺和省委書記吉炳軒最新指示,要求衛生部門不惜一切代價挽救張麗莉老師的生命。(上接第一版)據哈醫大一院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主任趙鳴雁介紹,發布會前進行了一次省內和北京醫學專家的會診,認為13日在哈醫大一院進行的搶救治療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張麗莉生命體征暫時處於平穩,身體各系統、各髒器的指標穩定。不過目前病情仍處於創傷急性期階段,還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腹部的問題,創傷切面的問題,肺部的問題,這些問題使治療充滿變數。趙鳴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張麗莉老師處於鎮靜狀態,仍然需要進行重癥醫學監護治療,專家組會診為她制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專人專護,隨時進行病情總結和討論。當記者問到張麗莉老師生存的幾率有多大的時候,趙鳴雁的回答是“這個目前無法判斷,在醫學上無法判斷。”
12日晚11時左右,本報記者隨醫大一院專家組、當地醫院醫生一起,通過120急救車連夜將張麗莉護送轉至哈醫大一院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
13日2時55分,張麗莉老師被轉送到哈醫大一院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進行救治。經過會診,哈醫大一院發布了張老師的搶救信息,“復合傷、多發骨折、多根肋軟骨骨折、雙下肢毀損傷、雙下肢離斷術後”,傷情嚴重,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然需要進行重癥醫學監護治療。在醫院,有很多得到消息的熱心市民趕來,有的希望捐款,有的希望獻血,都希望能為這位“英雄教師”做些什麼。
7時30分,本報第二班記者趕赴哈醫大一院現場。在路上,出租車司機正在聽張麗莉老師的新聞,當得知記者是去采訪這件事時,司機一再叮囑記者不要因為采訪而打擾張麗莉老師治療,讓記者帶去他的祝福,並用最快的速度將記者送到哈醫大一院。
7時50分,在哈醫大一院二號樓大廳,本報記者進行了輪班采訪交接,這時大廳裡聚集了省內外多家媒體的記者。
8時,本報記者和其他媒體記者坐電梯去5樓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進行采訪。當得知記者是來采訪張麗莉老師的時候,很多人走下電梯,讓記者先上去,他們希望用任何可能的行動為張老師做些什麼。
在5樓的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記者一直在焦急的等待消息,但是一直也沒有最新的消息傳來,不過本報記者當時的想法是,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10時5分,哈爾濱57歲市民楊玉華來到了ICU重癥加強治療病房外,希望可以給英雄獻花,她告訴記者,早晨一聽到張麗莉老師來到哈醫大一院搶救治療的消息,就趕來了,想送一束花給她,她說:“雖然張老師還不是母親,但是她卻做了和天下母親一樣偉大的事,今天是‘母親節’,我送來祝福,希望張老師早日康復。”
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市民前來哈醫大一院送鮮花,並打聽消息。記者在1樓的諮詢臺了解到,很多市民前來獻花,有幾十個,年輕的年紀大的都有,最早的一個不到7時就來了。一位市民不斷地向記者詢問信息,當記者告訴他有的信息記者也不知道的時候,他表示很“鄙視”,其實記者也很焦急,不斷在哈醫大一院內打聽各種情況,並與其他媒體的記者互通有無。
11時20分,記者終於等到消息,省衛生廳將於下午4時左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治療情況。記者一直在哈醫大一院等候,希望可以隨時獲得消息。
14時10分,記者想去哈醫大一院的辦公樓了解一下進展,卻遇到了張麗莉老師母校的領導和老師,他們從大慶趕來,帶來了2萬元的鐵人獎勵基金和鮮花,希望可以幫到張老師。一位老師還帶來了學校師生制作的心願卡,希望可以轉交給張麗莉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位老師留下了淚水,她說她很心疼張麗莉,“雖然說這孩子是好樣的,但是太讓人心疼了,希望她快些康復。”
14時30分,一位不願留下姓名的市民來到哈醫大一院,送來了一個輪椅,他說:“不知道有用沒有,但是不做些什麼,實在心裡憋得慌。”
15時,記者得知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可以在病房區域進行現場連線,由於本報記者不能進入,只能等待央視記者采訪完進行諮詢,當時記者得到的消息就是生命體征趨於平穩。
15時50分,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新聞發布會場,和其他記者焦急的等待著新聞發布會開始。
16時40分,新聞發布會開始,記者得知了張麗莉老師暫時脫離生命危險,生命體征平穩的消息。一個現場的女記者,竟然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激動地流下了淚水。大家一天的守候,就是在等待這個好消息。
雖然截至記者晚8時發稿時,張麗莉老師還沒有徹底的脫離生命危險,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影響她的治療,不過記者相信,每一個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會為“最美教師”張麗莉祈願,希望她能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