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儀。
生活報5月14日訊 空氣質量的好壞,像天氣一樣,已成為冰城市民日常生活中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時下,哈市環保局每天都會對外發布空氣質量日報和預報。空氣質量是如何監測的,又是如何計算成數值對外發布的呢?日前,本報記者探訪了位於哈市道裡區建國街的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了解空氣質量日報和預報出爐的全過程。
哈市市區設有10個監測站
空氣質量的預報和日報都以大量監測數據為支橕。據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自動系統室副主任李雷介紹,哈爾濱市區內目前設有10個空氣質量監測站,分別位於:學府路、宏偉路、承德廣場、紅旗大街、和平路、建國街、平房東輕廠、哈商業大學、會寧公園、二水廠。每個監測站都配有自動空氣監測儀器。空氣通過安裝在樓頂上的采樣器進入到儀器中,通過監測分析儀顯示出空氣監測數據,並實時更新。工作人員指著室內監測分析儀器右上角的白色方盒告訴記者:“這就是新增設的PM2.5監測分析儀。”
14時前發布空氣質量日報
哈爾濱環保網每天會公布10個監測站的數據和全市的監測結果。其中,各個監測站的日報值,采取收集每個小時發布的監測數據,除以監測時間,得到每個監測站的平均值。全市數據則是取10個監測站數據的平均值。空氣質量日報的監測時段,是從前一天的12時到當天的11時,在每天14時之前發布。
在呼蘭和哈南增設監測站
李雷介紹,前一天的空氣質量日報值是預測第二天空氣質量的基礎,把數據輸入預報軟件中進行計算,根據氣象變化規律、污染源排放情況和地形情況等進行預測預報。空氣質量預報的時段是當天的20時到第二天的20時,發布時間是也是在每天的14時前。
李雷說,為增加空氣監測網的覆蓋面,哈市將在呼蘭老城區和哈南工業區新增設兩個監測站點,預計在今年年底正式投用。“到明年,哈市的12個監測站都將設置PM2.5的監測儀器,屆時也將公布PM2.5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