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訊 塑料瓶8分一個,報紙4毛一斤,紙殼3毛一斤……這是昨日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龍興嘉園小區附近某廢品收購站的報價。去年下半年以來,廢品收購價格一直波動頻繁,塑料瓶曾一度漲到1毛一個,後又跌至5分一個。塑料瓶等廢品價的漲跌,背後意味著什麼?有關人士分析,廢品收購價格和大宗商品的走勢密切相關,與國內外經濟形勢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廢品收購價迎來小幅度回暖
“8分錢一個還湊合,總比前段時間5分錢一個強多了。”昨日上午,家住龍興嘉園小區的李大爺終於打算把家裡過年以來攢的飲料瓶賣掉。春節過後,李大爺已經向小區裡的個體廢品收購商詢問過幾次價了,但每次都覺得價格不合適。“過完年問過一次,說是5分錢一個。”李大爺說,他記得去年夏天有一陣子塑料瓶的回收價還1毛錢一個呢。
促使李大爺把家裡廢品出手的原因是,廢品價格漲上來了。跟兩周前的收購價相比,塑料瓶一個漲3分,報紙每斤漲1毛,紙殼每斤漲1毛。家裡一堆廢品,這會兒賣能多賣三四元錢。
加工企業開工需求增大
“從我們這兒收購的廠家多了,需要的量也比前段時間大了一些,所以價格適當往上提了提。”廢品收購站的老板說,2月份曾有一段時間價格下跌,主要是因為廠家少、沒有需求。而很多在小區裡乾個體收購的都是外地人,春節剛過完有一些沒回來,收購的人少,價格就低。
據記者了解,目前從齊齊哈爾市的一些廢品收購站收購廢舊塑料瓶的主要是浙江、河北的一些紡織企業。近段時間以來,隨著廢品加工企業的全面開工,市場廢品存貨量庫存降低,廢品收購價也相應有所提高。
廢品收購價反彈力度有限
廢品價的漲跌意味著什麼?業內人士認為,因為礦泉水瓶下游市場不是很理想,導致大家看到價格一直在波動。年前市場不如往年活躍,年後下游需求沒有跟上,導致化纖紡織品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問題,價格越跌導致加工企業越不敢買貨,下游環節貨走不動。對於後期趨勢,業內人士說,今年很多業內人士對整個市場整體趨勢不看好,目前下跌的態勢有可能繼續。對近期塑料廢品收購價格小幅上漲的原因,可能是一個時間周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