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我省教育界師生以實際行動學習英雄張麗莉
2012-05-17 07:11: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雪 夏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5月17日訊 大美大愛感天動地,她是最美龍江魂!連日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時刻牽動著我省廣大師生的心。我省大、中小學校師生密切關注“最美教師”的病情並組織座談、演講等多種形式向她學習。

  師范生立志從師,做未來的張麗莉

  目前,張麗莉已接受高位截癱手術,但由於傷情嚴重,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然在重癥監護室接受治療。為表達全校師生的愛心和祝福,16日,張麗莉的母校——哈爾濱師范大學(曾在大慶師范學院設辦學點)組織捐款活動,用實際行動向優秀畢業生獻出愛心。

  活動中,前來捐款的幾名師生向記者表達了他們對張麗莉的牽掛與崇敬。“我們特別想去探望一下師姐,但是怕影響到她的治療,只能通過電視和報紙來關注病情進展。”哈師大西語學院2009級英語教育專業學生周佳勛告訴記者,這幾天校園裡、課堂上、師生間談論最多的就是師姐張麗莉的病情和她的壯舉,大家都在自發地組織學習她的英雄事跡,從她的行為中獲得啟示。

  來自廣電新聞學專業的顧明同學說:“這些天一直在心底默默期盼張老師可以身體好轉,重獲健康。她在緊急關頭可以心系學生,這樣的好教師、這樣無私的奉獻是我們要永遠學習的精神榜樣。”

  記者看到,很多學生在提及師姐張麗莉的事跡時都雙眼泛紅,噙著淚水。“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這是對張麗莉老師最好的詮釋,立足講臺,她是認真負責的師者,走出校園,她是捨己救人的優秀典范。當命懸一線之時,更多人選擇的是自己,而她卻用單薄的臂膀挽救他人,橕起師德,她是師者的典范,學生的楷模。

  社會與歷史學院2010級歷史教育專業學生徐伊立對記者說:“張麗莉老師在危急瞬間選擇了捨棄自己勇救學生的行為可欽可佩。作為她的校友,我感到很驕傲,作為將來的人民教師,同時我也體會到了身上的責任,我們要向張麗莉老師學習,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學習。衷心希望張麗莉老師盡快恢復健康,回到她所熱愛的崗位上。”

  馬克思主義學院胡菊華老師說:“張麗莉老師在生死瞬間的勇敢壯舉,是她平日對學生點點滴滴真切關愛的凝聚和迸發,是她良好個人品性和崇高師德的自然展現。她的真愛、大善鑄就了她的‘最美’,讓我們感受到了道德力量的真實存在。以前看到類似的事跡也曾感動,但這一次深深地震撼了,因為她曾經學習、生活在我們的校園裡。”

  “張麗莉的先進事跡,令我很感動、很欽佩。感動於她平時愛生如子、敬師如母的生活軼事,欽佩於她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捨身救學生的英勇壯舉,為全社會書寫了無私大愛,弘揚了崇高師德,是我們為人師者學習的楷模。”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周海瑛副教授飽含深情地說:“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在全院加強師德教育,讓每一名學生都學習張麗莉愛崗敬業,心系學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默默工作,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

  活動即將結束時,一名來自教師教育學院的學生代表用朴實而有力的話語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捐獻者。“身為哈師大的學生,也作為未來要立身於三尺講臺的教師,或許我未有機會於滾滾車輪之中救下自己的學生,但是我同樣可以如張麗莉老師那樣在工作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面對一輛向孩子們駛去的巴士,你會不會挺身而出?作為女性,你會不會放棄自己作為母親的權力?為別人,你會不會放棄自己的生命?在這個需要榜樣的時代,張麗莉擔當起了社會的楷模,她的事跡引導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我們在危機時刻有了挺身而出的勇氣,我們將把她捨己為人的精神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更加堅定地肩負起當代大學生應當承擔的責任。因為大愛,所以大美,讓我們再一次祝願‘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早日康復!”


 

  中小學教師與愛同行,爭做張麗莉式的人民教師

  在媒體中得知張麗莉老師的事跡後,14日晚上,哈爾濱市長虹小學利用教師例會的時間,開展向張麗莉老師學習的活動。校長布置了討論題:我們要向張麗莉老師學習,我們該學什麼?該怎麼學?隨後,教師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她用行動書寫了一位教師的仁愛,一位女教師的母愛,彰顯了教師的偉大,用長期積累的優秀品質在那一瞬間迸發出了最美的人生。”作為80後的青年教師,高雷激動地講述了他的感受。他認為,認真負責,是做好“最美教師”的前提。這份責任感不僅來源於我們的對這份職業的執著,更來源於我們對孩子們的愛,我們應該給予每一個孩子最大的幫助與呵護。“最美教師”的精神不應該是過眼雲煙,而要深深地植入我們的心田,作為一種無形的動力,時時刻刻激勵著我,默默地愛著學生,默默的深愛著我心愛的教育工作。

  青年教師何曉靜說,張麗莉老師的美,絕不只是閃現在救人的這一瞬間。當急救車趕到將她送到醫院救治時,她還說先救學生;為了讓班裡學生在冬天能喝到熱水,自己出錢為班級買電水壺;拿出每個月為數不多的工資買來面包、餅乾給路遠來不及吃早飯的學生;資助班裡一個低保家庭的孩子,每個月一百塊錢,連寒暑假都不例外。不僅僅是她英勇救人的事跡感染著大家,平日中她對學生的愛一樣讓人敬佩,這些點滴言行所體現的職業精神,絲毫不亞於救人的價值。作為年輕教師的我,要向她致敬,學習她捨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學習她在生活中播撒愛心。她讓我們看到了教師的價值與意義。“最美女教師名下無虛,她在生死瞬間給我們上了最生動的一課。我們祝福她能脫離生命危險,重新回到她的學生中。更希望她的美麗化作春風,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溫暖。”何曉靜說。

  張麗莉老師的事跡感動著所有的人,鼓舞著每一位教師,教師們用自己的真誠為張老師祈禱著。

  16日上午,哈爾濱市海城小學召開了以“向英雄張麗莉致敬”為主題的青年教師演講活動。會上大家重溫了張麗莉老師曾經的師德演講稿,從那充滿激情的字裡行間中,老師們感受到張麗莉是一位充滿愛心,充滿職業理想,深受學生們喜愛的優秀教師。提及張麗莉的英雄事跡,大家眼含熱淚。

  青年教師陳靜在演講中說道:“她之所以能夠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由於她始終懷揣一顆對學生對事業深沈的熱愛之心。作為她的同齡人,我為有這樣的同伴自豪,同時我要用她的事跡鞭策自己,把自己對學生的愛放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上,放在每一位學生身上,尤其是我們班新疆來的學生買海提,他由於父母離異,父親忙於生意疏於管教,經常逃學,欺負同學。今後我會盡量彌補他缺失的母愛,讓他感受到有人關心的溫暖。”

  剛剛走上班主任工作崗位不到兩年的孫丹激動地說:“今天,我學習了張麗莉老師的事跡,拜讀了她寫的演講稿,她的品質又一次的讓我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時刻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每一名教師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當我聽到張老師一直默默捐助班級一個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100元,並且瞞著這名學生時,我的眼睛濕潤了。誰說我們80後是沒有責任感的一代,張麗莉老師不就是用她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我們是有擔當、有信念、有理想的一代。”

  張麗莉老師的壯舉在哈爾濱市第47中學的教師中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老師們紛紛表示,要以張麗莉為榜樣,加強自身思想的提高,真正擔當起自己的職責。教師王雙濱說:“張麗莉老師用自己的行為詮釋了教師的責任和奉獻,非常讓我佩服。張老師的救人行為只是在一瞬間,但這是她個人積淀的優秀品質的真實體現,我們很多老師真的很需要這種積淀,只有更努力地工作,上好每一節課,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知識、感受快樂,纔會給仍在病床上的張老師更大的安慰。”

  “麗莉能有這樣的舉動我一點都不意外,麗莉的性格中深藏了太多堅韌的力量,奉獻——對她來說是莫大的快樂。她總是三言兩語就會幫你消除心中的愁緒,她總是悄無聲息的給予別人方便,因為她失去過母愛,她更知道親情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她把自己失去的在別人身上加倍補償,她纔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16日,記者見到了張麗莉的大學同學、哈工大附中教師李淼,談到張麗莉,李淼聲音有些顫抖了。她告訴記者,張麗莉的事情發生後,哈工大附中第一時間發起了向張麗莉學習的號召,同事們在校內教師研討群中時刻交流關注張麗莉的病情,也展開了向她學習的熱烈討論,張麗莉事件的發生讓同行們更體會到了教師職業的神聖,他們更堅定信心,執著於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像張麗莉一樣在教育道路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李淼說:“張麗莉值得我學習的不僅是她捨己救人的壯舉,更是在日常教學中對孩子細節的關注,要真正關注孩子的家庭生活、精神理想和人格塑造,作為80後教師,我們與學生的代溝更小,便於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要與學生建立姐弟、姐妹般的感情,用行動去引導教育學生。”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