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鏡泊湖驚現20多件古代石器 初定距今兩千多年
2012-05-17 10:48:31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德健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7日訊 近日,鏡泊湖管委會工作人員李春嶧在鏡泊湖邊晨練時,發現了幾塊形狀各異的石頭,上面有明顯被人工打磨的痕跡,“這是不是古人打磨的石質工具?”、“有沒有考古價值?”帶著疑問,李春嶧撥打了本報熱線。5月16日,記者隨牡師院歷史系教師闞德剛深入現場考察,在鏡泊湖龍泉山腳下發現了距今2000多年的文物20多件,也確定了該區域為早期鐵器遺址,對研究鏡泊湖及我市早期人類活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工作人員爆料:鏡泊湖邊有石頭像“斧子”

  5月15日,鏡泊湖管委會工作人員李春嶧給本報打來電話說,他在鏡泊湖邊晨練時,發現了幾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似木棒,有的像斧頭,還有的石頭上有被人工打磨的痕跡。

  “這些石頭為何會出現在鏡泊湖邊?是不是文物?”李春嶧說,希望相關專家能夠幫助鑒定一下。

  對此,記者與牡師院歷史系教師闞德剛取得聯系,經描述,闞德剛說,如果有人為加工的痕跡,可能會有考古價值。

   現場探訪:采集20多件石質石器

  5月16日中午,在李春嶧的指引下,記者與闞德剛來到了鏡泊湖龍泉山腳下,展開了實地踏查。闞德剛彎腰從一堆亂石裡撿起一塊石頭,記者看到,這個石頭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兩端有一個明顯的凹槽。闞德剛仔細觀察後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網墜,古人將其固定在網上,用於捕魚,是一種捕魚用具。

  在沙灘邊,闞德剛又拾起一個黑色的石片,石片呈圓形,邊角部位非常鋒利。闞德剛說,這是典型的刮削器,是古人用石片加工而成,用於切肉、剝樹皮等生活需要,是一種制作工具。

  繼續尋找,李春嶧發現了一個形似斧頭的石頭,該石頭長約8厘米,寬約5厘米,呈長方形,石頭表面打磨的非常光滑,而邊緣處很薄,看上去很鋒利。闞德剛說,這是一件石斧,是古人用於砍伐的工具。

  之後,闞德剛又拾起了2件石質品。記者觀察,一件形似木棒狀,長約8厘米;一件形似拱形,長約5厘米。闞德剛告訴記者,圓柱形的叫做石磨棒,用它可以將谷物去皮、碾碎,是一種原始的農業工具。拱形石頭是破損的環狀石器,如完好應像一塊空心的石盤,用途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古人用於挖掘土地的助力器,另一種是權力的象征,為遼金時期骨朵的前身。

  經過1個多小時的仔細尋找,闞德剛共采集出20多件石質石器。

   專家初步認定:石器距今2000多年

  對於采集的這些石器,闞德剛仔細分析後說,根據這些石器的種類和制作工藝及材質,可以初步認定,這些石器距今約2000多年,時代相當於中原的漢魏時期。同時,也確定這一區域為早期鐵器遺址。

  闞德剛說,10多年來,他一直奔走鄉野進行古遺址考察工作,多次深入鏡泊湖對湖區周邊進行考察,這期間在湖區南側、東側也發現了古代遺址,但在龍泉山附近卻是首次發現遺址,這次發現對研究鏡泊湖湖區以及牡丹江中上游,早期鐵器時期人類活動情況和建立完整的年代體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