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1日訊 連日來,張麗莉老師勇救學生的英雄事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她的病情也牽動著所有人的心。作為同行,我既為我們教師隊伍裡有這樣一位值得尊重和謳歌的好姐妹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也為麗莉的病情無比牽掛。自5月8日以來,每每翻看報紙獲知麗莉近況,我的眼淚總是不爭氣地往下淌……

哈爾濱市花園小學副校長曹永鳴。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人對生命的渴望是一種本能,當車輪無情碾壓過來的時候,躲開應該是一種正常的本能反應,然而麗莉出於教師保護學生生命的職業本能,她迎了上去,奮力一推……一個平凡的柔弱女性,用她陽剛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為人師表的深層含義。在這壯舉的背後我們分明看到的是教師職業核心價值的體現——師愛。是師愛使張麗莉老師在危急瞬間捨己救人、捨生取義,她把教師忠誠崗位、恪盡職責的職業操守做到了極致。她讓世人懂得,師愛之所以偉大,在於它的高尚無私,甚至於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師愛來自於職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幸福感。近日裡媒體相繼報道了麗莉老師的日常瑣事,點點滴滴折射出一個教師的完整形象。為了讓班裡學生在冬天能喝到熱水,自己出錢為班級買電水壺;拿出每個月為數不多的工資買來面包、餅乾給路遠來不及吃早飯的學生;資助班裡一個低保家庭的孩子,每個月一百塊錢,連寒暑假都不例外……當急救車趕到將她送到醫院救治時,她還說“先救學生”;她昏迷數日首度開口的時候對肇事者的包容……正像麗莉老師所說的那樣:“我時時刻刻都在用心詮釋‘師愛’這兩個字的真諦,用自己誠摯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這愛中有耐心的傾聽,有不懈的希冀,有真心的鼓勵,有深厚的情意……這種能超越一切的愛,如同剪不斷的臍帶,緊緊地牽系著我們……”這就是教師——高尚、無私、善良、寬容,這就是我們成百上千教師職業形象的縮影。
人在瞬間的反應是長期養成的習慣與品質的“爆發”,是人的素養與品德在剎那間的“演繹”。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被學生深深愛著的老師、一個把愛護學生作為最高使命的教師,當愛與幸福的交流成為一種職業習慣的時候,那迎上前去的奮力一推,就成了一種職業本能。所以張麗莉老師的“最美”,絕不僅僅閃現在救人勇敢瞬間,她是用自己30年生命的積淀演繹出瞬間的美麗,從而定格了教師職業精神的永恆。她是我們龍江大地的驕子,更是我們龍江成千上萬教師的楷模。我們為龍江教育戰線中湧現出這樣的模范教師而驕傲,更為龍江大地誕生出這樣英雄兒女而自豪。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在欽佩麗莉壯舉的同時,更要深刻領悟挖掘其中師德的內涵。國家把教育這項事業交給了我們,我們就要用心去教學,用愛來育人。麗莉的事跡告訴我們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最好的名片。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素養方能擔負起教書育人的大任。麗莉的事跡還告訴我們,師德的本質就是把愛與美的種子播撒在學生的心田,讓愛的火種延續,使美的精神傳承。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和麗莉有著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夢想,我們將高舉師愛的大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完善教師群體的道德建設,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願大美大愛永駐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