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1日訊 連日來,作為麗莉的同事,我們一直被她麗莉老師的嚴重病情牽掛著、祈福著;做為她的領導,我們也一直被她平時不聲不響的奉獻,生死瞬間彰顯的大愛所感動著、驕傲著。張麗莉在學生眼中是最可愛的姐姐,在同事心中是最親密的朋友,在領導印象中是最要強的教師。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張麗莉老師平時生活和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麗莉07年大學畢業後來我校任教。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校園藝術節上。作為主持人,她漂亮的面容、明亮的眼睛,大方的舉止、自信的風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作為她的直接領導,我們有過一年共同工作的難忘經歷。每次聽完她的課後,她都會緊緊跟著我,問我哪裡有問題,應該怎麼改?她關心人沒有甜言蜜語,總是實實在在。那時我覺得她是個虛心、上進、善良、懂事的好苗子。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副校長靳艷萍。東北網記者 印蕾 攝
後來我調到二校區工作,我們的距離遠了。但是確定她為重點培養的入黨積極分子,成為班主任,獲得賽課大獎、演講比賽第一名,榮獲學生最喜歡教師等榮譽稱號,取得的教研成果,都記錄在她的成長檔案裡,每一步成長我都為她高興。
麗莉的英雄壯舉牽動著我們學校每一名師生的心,使我在短短的時間裡更多地了解到了她在生活和工作中愛的奉獻,平凡而又偉大。5月9日那天,我們都在醫院的走廊裡焦急地等待,一位聞訊趕來的學生家長趴在重癥監護室的門前,哭著說:“麗莉呀!你這麼好的人,怎麼攤上了這麼大的事啊!”在我們勸慰她的時候,她講述了一件只有她和麗莉知道的事情。她是麗莉班張旭同學的母親,叫趙雅波,患有腎病綜合癥,丈夫去世,她和兒子張旭靠低保金生活。麗莉了解到她家情況後,每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100元錢給他們貼補家用,三年從未間斷。趙雅波說:“我沒有錢,但我還有力氣,麗莉出院後,我就去侍候她,幫她洗洗涮涮,也算是給我一個報答的機會啊!”一時間,很多家長紛紛回憶起麗莉的好。可以看出麗莉的愛不僅深入孩子的心靈,更紮根在家長的心底。
麗莉對別人的愛總是在悄無聲息之中。出事的第二天午餐,同事們在打開罐頭時,都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淚水。因為這罐頭是麗莉聽說蘇老師愛吃,特意連夜去超市買回來的。平時,同事們時常接到麗莉遞來的熱水、麗莉打好的飯菜。張麗波老師嗓子結節手術後,只要一咳嗽,就會吃上麗莉專門為她准備的喉寶含片。
麗莉深深愛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深深愛著自己的教師職業。在從教5年裡,她只請了兩次假。一次是婚假,一次產假。那是09年麗莉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班主任。為了帶好這個班級,她天天帶學生出早操,不小心流產了,這應該是她心底最深切的痛。我們都知道她特別喜歡孩子,每次同事的孩子到單位來,她一會兒摸摸孩子的小臉,一會兒拉拉孩子的小手,買來各式各樣的小食品。我們單位有個同事懷孕了,她今天推薦人家要看什麼書,明天告訴人家應該吃點啥。其實我們大家都知道,她特別羡慕人家。她曾和好友王筱芊說:“等送走這屆學生,我一定要個小孩,婆婆都著急了。”可就差一個半月,意外發生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的心願纔能實現?
如果不是一場突出其來的車禍,張老師日常教學生活中的言行,還不為人所知。但事實上,這些點滴言行所體現的職業精神、高尚品質,絲毫不亞於救人的價值。我們要贊美她在救人瞬間展現的大愛與擔當,也不能忽略她日常的大美與奉獻。
麗莉老師深愛著她的學生,即便是在身受重傷幾近昏迷的危急時刻,向醫生請求的還是先搶救受傷的學生;麗莉深愛著自己的事業,在她截肢手術後為數不多的清醒時間裡,她最關心的依然是能否重新回到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