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5月22日訊 遜克縣奇克鎮新豐村是遠近聞名的蔬菜大棚村。目前,全村蔬菜大棚面積已達到27萬平方米,其中新增節能溫室20棟,每棟節能溫室年純收入可達到1萬元以上,僅此一項新豐村人均純收入就增加1150元,2011年人均收入近萬元。新豐村發展大棚蔬菜產業已經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導產業。
依托區位優勢發展特色產業
新豐村地處遜克縣縣城城郊,緊臨孫吳——遜克公路,新豐村發揮區位優勢建立起遜克縣新豐無公害蔬菜基地。在引進了溫室大棚技術的初期,農民都很擔心,認為溫室大棚投資大、風險高,怕收不回投入的資金。村裡決定先由村乾部帶頭種植,村支部書記自己率先出資3萬元建造了一棟3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當年就獲得5000元的收入。農民看到了發展溫室大棚蔬菜的“錢景”,紛紛投資溫室大棚蔬菜產業。通過幾年的發展,蔬菜基地形成規模,形成品牌,形成特色。
堅持民主決策尋找致富之路
為發展大棚蔬菜產業,村黨支部、村委會采取大家事大家辦的方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實行民主決策,尊重群眾意願,通過參觀考察、示范帶動、政策講解,利用黨務、村務公開欄宣傳蔬菜種植知識等方式,使老百姓真正從心底接受發展大棚產業。在蔬菜種植專家的建議下,全村百姓集中建成了8座節能日光溫室大棚,總面積2500平方米,每平方米可以獲得50元的純利潤。嘗到了科技致富甜頭的村民生產積極性更高了,第二年日光溫室面積又擴大到5000平方米,新建現代化鋼結構大棚8棟,共計2240平方米,如今全村近60%的農民都建起蔬菜種植大棚,民主決策讓新豐村找到了一條適合本村的致富道路。
不斷開拓創新挖掘棚室潛力
為切實做好大棚蔬菜種植產前、產中、產後的具體工作,新豐村成立了綠色蔬菜種植協會,吸納園區內40戶蔬菜種植大戶加入到協會,通過采取“協會+農戶”的形式不斷提高蔬菜品質,擴大棚室規模,在發展生產上注重“以新品種、新技術種植為主;以特色蔬菜、特色項目為主;以優質高產為主;走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發展之路。”為豐富大棚種植的品種,新豐村引進了元蔥種植項目,當年全村所產元蔥全部銷往俄羅斯,取得了每畝700元的好效益。新豐村不斷開拓創新,挖掘棚室的潛力,在保持傳統棚室蔬菜種植的基礎上,發展了棚室花卉栽培,棚室水果種植,其中種植的葡萄、西瓜、桃、李子、小苹果等棚室水果均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現在新豐村不僅成為全縣綠色蔬菜基地,而且還被省婦聯命名為“巾幗科技致富工程示范基地”。
做好科技服務增強發展後勁
新豐村從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聘請技術人員,對大棚蔬菜選種、育苗、防病等工作實行統一安排部署。實行無公害化、標准化生產,大力推廣棚室蔬菜無公害栽培技術。為提高產品知名度,塑造產品形象,新豐村嚴把各個環節的質量,嚴格按照國家綠色標准進行生產,以科技和綠色來樹立起“綠色大棚村”的嶄新形象。注重以市場為導向,培育種植科技含量高的經濟作物,以棚室為基礎,培育種植棚室特色菜,如發芽蔥、水蘿卜等,棚室花卉主要為用於綠化、美化路邊公園的短期生長花卉,棚室瓜果,如西瓜、香瓜、葡萄等。現在新豐村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已達到85%以上,農業新技術推廣面達到95%以上,成為奇克鎮發展蔬菜經濟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