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 三天的采訪,高鐵成的形象逐漸清晰,從草根到英雄只需一剎那,成長卻要幾十年。
連日來,黑龍江籍特警高鐵成在哈爾濱火車站前“三進火場”阻爆排險的英勇事跡傳遍冰城。他用奮不顧身的實際行動展示了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的光輝形象,讓冰城人民繼謝尚威、張麗莉之後,又一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禮。幾天來,從高鐵成家人、朋友、戰友的描述中,這個胸懷“許三多”夢想的農村青年展示出了當代軍人剛強堅毅、無私奉獻的情懷。
父母:又孝順又善良
當高鐵成的父母和哥哥經過4個小時的奔波趕到醫院時,高鐵成開口第一句話卻是:“你們咋來了,我都說不讓告訴你們。”鐵成的媽媽知道,兒子這是在擔心自己的身體,只是他從來都說不出口。
就在清晨離家趕往哈市前,鐵成的媽媽從抽屜裡發現了兒子留下的一沓錢。她知道,這肯定是小兒子返京歸隊前留下的。盡管這之前,他剛剛帶姥爺到哈爾濱治療,兜裡的錢已經所剩無幾了。對這個非常懂事、貼心的小兒子,她心裡有止不住的愧疚: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好,孩子直到六七歲還不知道苹果是什麼。入伍之後,大部分的工資也都匯給家裡。
高鐵成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後,有很多熱心的市民趕到醫院為他捐款,被高鐵成和家人婉謝:“我傷的比較輕,請把錢給更需要的人吧!”
哥哥:有理想有堅持
在哥哥高鐵柱的印象中,弟弟跟自己一樣有點“倔脾氣”。最近幾天裡,弟弟19歲應征入伍時斬釘截鐵的話始終在他的耳邊回蕩:“我要去當兵,去部隊鍛煉。”
當時,盡管家境貧寒,但父親和輟學務農的哥哥都表示要供他上學。當成績還算不錯的高鐵成到望奎縣武裝部應征入伍遭拒,要返回海倫報名時,他的這個選擇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高鐵柱知道,弟弟從小就特別喜歡軍裝,然而全家人及父親勸說了半宿,也沒能打消他當兵的念頭。
自此,這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家庭少了一個“文化人”。也正是這個入伍不滿5年的“傻大兵”,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同學:既仗義又勇敢
在和平年代,戰爭的硝煙已逐漸淡忘,“80後”、“90後”對遠離戰場的軍人印象更是“模糊”的。在即將爆燃的快餐店裡,4米逃生6米阻爆,高鐵成的英勇果敢,讓他的同學對這個“同齡人”刮目相看。
劉玉鵬是高鐵成的初中好友,每次鐵成回家探親從望奎縣中轉,他都親自把鐵成送上赴哈的長途客車。作為無話不談的好友,劉玉鵬對高鐵成的評語是“很有正義感,是個樂於助人的男子漢”。這個當時只身一人在望奎縣讀初中、高中的農村娃,不但把自己的衣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條,還經常去幫助其他同學。
高鐵成的連長呂強也知道,這個小伙子平時很節儉,把大部分工資都匯給了家裡。但遇到家有困難的戰友,他會悄悄地塞去1000元錢。而他的便裝,是穿了多年的舊衣服,手機也是最便宜的。
戰友:有紀律有擔當
.在連長呂強的印象裡,高鐵成是個挺開朗的兵,平時跟戰友們也有嬉笑打鬧。但到了訓練的時候,就像換了一個人——站直嘍、手別亂動。
因為部隊裡有紀律,高鐵成回家從不談論自己在部隊的工作和任務,即便是對自己的哥哥和父親。高鐵成的爸爸高強說,鐵成入伍初期沒有探親假,這兩年每年纔能回一次家。平時,兒子很少給家裡打電話。家裡人知道他要遵守部隊的紀律,從不過問他的事情。直到村領導給家裡送來喜報,家人纔知道這孩子在部隊表現得不錯。至今,高鐵成的父親只知道兒子在北京當兵。兒子早已當上班長的消息,還是這次到病房照顧兒子,從部隊領導和戰友口中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