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師大附中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姜洪波:把握五類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2012-05-23 09:38:4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巴楓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師大附中高三地理備課組組長姜洪波。(照片由本人提供)

  生活報5月23日訊 在文綜考試中,地理試題一般都是出現在前面,地理試題答得順不順暢,直接影響到政治、歷史的答題效果。因此,建議考生在答地理試題時注意四點:一是審題型;二是找關鍵詞;三是確定范圍;四是尋找關聯。

  選擇題先讀分題乾再讀主題乾

  地理選擇題目都是一個情境有二三個小問題,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把主題乾(圖或者文字)和分題乾都要讀清楚,不要只讀分題乾,忽略主題乾。建議考生可以先用最短的時間把分題乾的內容讀下來,再去讀主題乾,這樣就能有目的性的從主題乾中獲取我們答題的信息,從而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在閱讀題乾的過程中,要注重對關鍵詞的尋找,而且建議考生要在試卷中對關鍵詞進行標記。

  利用圖圖轉換或圖文轉換

  注重圖圖轉換或圖文轉換。如在高考中遇到關於地球運動的選擇題,一定要注重圖圖轉換。現在看來,一般關於地球運動的圖都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直接獲取信息和答案,這個時候就要利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原圖中給的信息點,對比較抽象的圖進行轉換,從而把圖簡化,利用自己新繪制的圖來獲取問題的答案。對於有些地球運動的題可能只有文字材料,這時學生應該爭取把文字材料轉換成圖示材料,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題乾的理解,使得答案更加直觀化。

  非選擇題類型分五類

  地理非選擇題類型分五類:特征描述(或簡述)、成因分析、區位分析、意義羅列、建議羅列。在答特征描述題時,首先要明確該題問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態特征與狀態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變化特征描述。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試題設問形式通常為“說明……特點”“描述……狀況”等。在答此類題時,學生首先要明確區域位置和圖文信息,抓住自然地理要素或人文地理要素的典型特征,並運用地理術語表述出來。

  成因分析類試題,通常的設問形式有:“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答題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明確該地理現象的位置,然後分析形成的原因,最後作答形成這個地理現象的結果。即第一步說明位置,以明確講述的是哪裡,第二步根據要回答的內容解釋原因,第三步得出結果。在回答原因類試題時,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組成因子,並理解“因子”與相關“地理要素”之間“因”與“果”的聯系。

  區位分析題既要說明某地理事物的位置,又要說明其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聯系即是影響因素,包括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技術三大因素。答區位分析題要堅持四個原則:一要點全,如分析影響因素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對比分析既要找出兩者的相同也要找出不同。二是主導因素突出,避免蜻蜓點水,面面俱到。三是回答問題要具體,有針對性。四是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區位因素,注意根據變化的要素,推知變化的方向。分析區位因素的思路一般是:首先回答“在何處”,即經緯度位置或相對鄰位置;其次回答“有什麼”,即有哪些地理事物;第三回答“為什麼”,即影響地理事物的因素有哪些,主導因素是什麼;最後回答“怎麼樣”,即怎麼變,變化規律是什麼。

  意義羅列和建議羅列題型對考生的技巧性要求不強,盡量答得全面、具體。

  做非選擇題注意答題思路完整

  在做非選擇題時,要注意答題思路的完整。建議考生在答題時提取試卷提供的所有有價值的信息,與自己的知識結構、知識能力結合起來,調用自己所掌握的相關知識去解題,把答案答完整。學生們在答題時,先不要盲目地著急落筆,可以先思考一兩分鍾,確定答題思路。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