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4日訊 生死瞬間她把學生推開,自己卻被卷入車輪下。
28歲『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瞬間閃耀的人性光芒、片刻迸發的壯美舉動,深深震撼著哈爾濱女性的心靈。在為有這樣一個好姐妹而感到驕傲自豪的同時,全市各界婦女的聲音堅定有力:將愛接力傳遞,是對『美』的最好呵護!
本能背後是一顆純潔高尚的靈魂
『年僅28歲的張麗莉人生經歷十分簡單而平凡,但就是這位平凡的女教師,卻在關鍵時刻做出了偉大抉擇。她不顧自身安危保護學生,憑著一種本能邁開腿、伸出手。這本能的背後是純潔高尚的靈魂。』市婦女培訓學校校長劉淑萍說起張麗莉的事跡聲音哽咽:生命是如此脆弱,脆弱到一場變故就能改變人生軌跡;生命又是如此堅強,明知向前一步是危險,卻能勇敢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女教師張麗莉在危急瞬間爆發的勇敢與忘我讓很多人為之震撼。究竟是怎樣的精神給予張麗莉如此強大的動力,可以置生死於度外?劉淑萍思索後認為,是她作為師者的一份責任,是她發自心底的對於善良的堅持。
哈爾濱國大公司董事長徐鳳玲第一時間獲悉麗莉老師捨己救人的壯舉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每天打開電腦,她總是第一時間搜尋張麗莉病情的最新進展。她說,麗莉的行動是偉大的,她讓我淚如泉湧,心痛不已。她踐行了中華民族上善若水、大愛無疆的道德情操。正是平時她關愛學生的涓涓細流不斷地匯集沈淀,纔有危急時刻的果決付出。大愛、大美,這種精神恰是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價值所在。
任何時代都離不開高尚精神的路標
『最美女教師』是社會公德和大愛精神的一面鏡、一盞燈、一杆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機關黨委副書記叢肖南認為,社會需要榜樣的引領。任何時代都離不開高尚精神的路標,張麗莉老師捨身忘我的瞬間迸發出的感天動地的美麗已永恆定格在人們心中,而由此引發和掀起的空前的社會關愛熱潮,也讓全社會更深刻地體會到民族精神凝聚而形成的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一份刻骨銘心的師德大愛,留給世人經久傳承的人間大美。這美,讓人揪心地痛,又讓人肅然致敬』,市公安醫院院長邱曉紅說。連日來,張麗莉老師的病情時刻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這份牽掛是對她在生死抉擇面前大義凜然的無比欽佩,是對她用鮮血甚至生命詮釋師德力量的無限崇敬,是對傳統道德和人性回歸的熱切召喚。相信張麗莉的大愛之舉,必將喚醒更多人發自內心最本質、最真誠的愛,也必將以眾人的自我『小愛』喚起整個社會之『大愛』。
心懷敬愛之心做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
感動之餘,我們從張麗莉老師身上學什麼?這是所有人需要思考的。
危難時刻不常有,工作職責時時在。道外區南馬路街道辦事處主任王艷茹表示,作為一名基層乾部,我會以張麗莉老師身上的無私大愛精神激勵自己,面對地區居民和企事業單位要再多一分理解、一份關心,帶著愛和畏敬之心去工作。面對瑣碎而繁雜的工作任務要再多一份擔當和責任,為地區和諧發展竭盡全力。
女出租車司機朱業用她朴實無華的語言說,這些天來,張麗莉老師捨己救人的光榮事跡,一直感動著我,每天都要關注麗莉老師的狀況。在我本職工作中雖做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我每天拉載許多人出行,將我的愛傳遞給別人的最好方式就是保證他們的乘車安全。我相信,在張麗莉老師事跡的激勵下,會湧現出千千萬萬個像她一樣的人,在各行各業中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張麗莉老師一篇演講稿的結尾。南崗區榮市街道三姓社區黨委書記、巾幗志願者叢曉薇已將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她說,作為社區工作者、巾幗志願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雖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十幾載春秋裡記錄著我們為人民服務執著的人生軌跡,上百次月缺月圓折射的是我們對社會事業的傾注與追求,幾千個日夜輪回銘刻的是我們對社會的負責與使命。我一定像麗莉一樣心懷敬業之心、奉獻之愛,做一塊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發揮社區愛心公益協會作用,對社區的貧困兒童和空巢老人定期開展幫扶解困志願服務活動。
情未竟,語未盡。張麗莉精神掀起的愛的浪潮仍在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