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張麗莉——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都填滿你的名字
2012-05-29 23:14: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張麗莉——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都填滿你的名字

  哈爾濱市民在“最遠且最近”的距離為你加油打氣

  東北網5月29日訊(記者 王蕊)張麗莉,在這個五月的春天裡,你的名字屢屢被人們提起,就像一朵純潔的茉莉,花香清新、淡雅,卻能沁人心脾。

  此刻,你身在哈爾濱,用堅韌、樂觀的信念譜寫生命的奇跡。同在這個城市的人們,離你最近,每天與你共同迎接日出日落,甚至來到你住的醫院,與你僅離一門之隔;他們,又離你最遠,在你來到哈爾濱的17個日日夜夜裡,他們嘴裡說的、心裡念的都是你,除了醫務人員,卻從未真正見過你。

  此刻,他們並沒有停下對你的關愛,你的名字布滿城市的每個角落,人們在這個“最遠,且最近”的距離為你加油打氣!

  楊丹丹是省衛校大三的學生,今年就要畢業了。從7日開始,她就來到了哈醫大一院實習。說起就在“身邊”的張麗莉,楊丹丹多少有些興奮。“作為實習生,一直緊張忙著工作了,直到15號纔知道張麗莉來到自己所在醫院了,心裡別提多激動了。”

  “我覺得現在像她這樣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知道她救學生的時候我被觸動到了,很感動。”楊丹丹在說起張麗莉的事跡時,臉上的表情也漸漸嚴肅了起來。“不光是我,齊齊哈爾那邊的家裡人也經常問我張老師的病情,都很惦記呢。”

  可是,楊丹丹一來到醫院就被分到了心內科作實習護士,由於科室之間的限制,直到現在她都沒有見過張麗莉,甚至也要不停地向同事們打聽張老師的情況。

  “我們也都是八零後,同學們、同事們到一起都會說起她,大家都很擔心,想著她到底能不能安上假肢,什麼時候能安上,大家都說,如果能在ICU病房實習就好了,可以有機會照顧照顧她。”

  就在哈醫大一院住院處門前,停著一輛早餐車,張延明就是那裡的老板。而正因為早餐車處在醫院附近,張延明平時打交道最多的人就是醫務人員和患者家屬了。“我在這兒已經營業2年了,賣的都是快餐,所以醫生、護士和病人家屬都願意買,時間久了也都認識了。”張延明手裡邊忙乎著活,邊告訴記者。

  由於提供的是早餐,張延明每天早上4點多就從家裡來到車上。張延明說,13日那天4點多他就到了,也馬上就獲知了張麗莉老師從佳木斯轉到這裡的消息。“那天早上一來,就看到門口有許多出租車停著,後來司機們來買早餐,在聊天的時候他們告訴我張老師已被轉院到哈醫大一院,當時我聽了很激動。”

  “在危難時刻,張麗莉用自己的身軀保護了學生,她把學生們‘放在心裡’……這麼年輕的女孩子能做出這麼勇敢的行為……她真是人民教師的楷模,值得尊敬……精神可嘉,不光是老師,我們也都該向她學習……”老張說,自從她轉院到哈爾濱之後,來這買貨的人總是說起她,人們每當討論起張麗莉,口中總少不了這樣的溢美之詞。

  “大家都被她感動著,心裡也很惦記著。一開始擔心她能不能醒過來,現在就開始關注她的病情變化,哪天做手術,手術成功不成功。總之,大家這幾天最重要的話題就是她。”老張的快餐車每天都經營到中午,這段時間裡,他總盼著院裡來買東西的醫生和護士們,希望他們能講述一些張老師好轉的消息。“這好像都成了我每天要做的事了,就像是生活在自己身邊很久的人一樣。”

  和老張距離不遠,曲大姐的報刊亭就開在哈醫大一院住院處的左手邊,這個不大的小亭子卻是客人不斷,與大姐攀談沒多久的功夫,小店就迎來送往了數十位客人。

  與老張他們不同,曲大姐能早早地在自己進的報紙上看到張麗莉的最新的進展,更像是個“信息的集散地”。

  “張老師的事情發生之後,大家都關心她的病情發展,她剛轉到哈爾濱的時候,許多客人甚至會問哪個報紙上張老師的報道多,就買哪個。幾天下來,報紙賣的特別好,能比以前多賣不少。”

  曲大姐跟記者說,在這裡買貨的人大多都是腳步匆匆,有時候也會停留一下,偶爾是為了等附近的公交車,偶爾是買一口吃的,還有的是對地形不熟來問路的。過去,大家只是閑話家常,討論討論周圍的情況,而這段日子說的最多的就是張麗莉。

  “現在大伙見面第一句就是張麗莉,一想想她的傷勢就為她難過,每次病情有進展了,大家都會站著聊幾句,能吃苹果了、聽歌了、笑起來了……好像看到她好起來的消息,心理也替她高興。”說著,曲大姐的眼睛漸漸有些濕潤了,“有時候,回想她的行為又覺得很偉大,大伙都稱贊她,到現在也沒辦法把注意力從她的身上挪開,每天看看她的事,心理也踏實。”

  連續幾日來,張麗莉的堅強、樂觀讓她挺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作為每天守護在身邊的醫務人員,哈醫大一院重癥監護室護士長王磊也看在眼裡。在她心中,這個“平民英雄”更像是她的姐妹。

  “她情緒總是樂觀、積極,我們都是八零後,彼此之間會有很多的話題,我們有什麼笑話和好玩的經歷都會互相說說,她也跟我們分享,她們在病房裡常常就會笑起來。因為她在病房裡,外邊的消息她都知道的很少,護士們也會跟她說說最近發生的事,非常開心。這段時間相處下來,感覺不像病人和醫護人員的關系。”王磊說著,臉上不時露出安慰的笑容。

  今後,也許你要接受的手術不止一個、兩個,也許你偶爾也會有讓人擔懮的消息,而那時,城中每個關心你的人都將為你屏住呼吸,他們對你的祝福不會消減,對你的期待不會停止,只會在這個“最遠,且最近”的距離為你加油打氣!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