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防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基本建成
2012-05-30 10:55:58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張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0日訊 汛期將至,牡丹江市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如何?5月29日,記者從市水務局了解到,經過兩年的建設,牡丹江市防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基本建成,入汛前可實現山防洪災害信息省、市、縣(區)互聯互通,山洪災害預警可第一時間傳達至村屯,為牡丹江市易發山洪危險區的群眾橕起了一頂“生命保護傘”。

  據了解,防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是根據不同等級的防洪預案啟動相應預警,並將預警信息發布給危險區的村、組、戶,直到個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牡丹江市山洪災害特點是季節性強、頻率高,主要發生在6—9月份,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災害的多發期,每年汛期都有山洪災害發生。與以往預案式的防山洪措施相比,新建設的防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更靈活及時。

  截至目前,牡丹江市城區山洪災害防治系統建設完成了85處雨水情監測站、58處自動預警站,建設1個市直、4個區、13個鄉(鎮)辦事處信息匯集與預警平臺,並重新編制了區級、鄉鎮級、村級山洪防治預案,群測群防的組織體系建設。同時,市水務局與市氣象、水文部門共享已建的4個水位站和6個雨量站,組成城區雨水情的監測站網,架構集網絡、數據庫、地理信息技術與一體的監測預警平臺,建立了群測群防的預警機制與組織體系。今年入汛前,各縣(市)區的山洪災害防治預警系統將實現全區域的聯網。

  在陽明區磨刀石鎮大安村,一個水桶樣的雨量監測器、一個大喇叭、一個電子平臺,構成了該村防山洪災害預警的基礎。如果上游區域雨量超過自動雨量監測器預警系數,有可能引發山洪災害,該信息將第一時間通過預警系統傳達至市、縣(區)級監測預警電子平臺和位於受威脅地區的村屯,同時,該村屯中心處的喇叭會及時響起,材乾部用移動電話就可以通過喇叭引導村民疏散。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