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4日訊 他,4年多的時間裡,從典當行業、同學熟人、無辜群眾那裡騙取了一千多萬元的巨款,過起了一擲千金的奢侈糜爛的生活。可到最後……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民間借貸日益增多,高利息借貸市場繁榮,帶來了頻頻發生的經濟詐騙案件。它不僅給違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給放貸者、擔保者等造成經濟風險,也擾亂了國家的金融秩序,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他, 4年多的時間裡,從典當行業、同學熟人、無辜群眾那裡騙取了一千多萬元的巨款,過起了一擲千金的奢侈糜爛的生活。但是,假大款畢竟真不了,到頭來只能落得個亡命天涯,一無所有,在鐵窗中去享受他的黃粱一夢。
房主輕信被騙大案初現端倪
2011年6月,建華區居民李琴在網上發布了一條廣告,准備將自己在某小區購買的臨街商服房以180萬元的價格賣出去,大約過了兩三天的時間,一個叫馬濤的中年男子與她取得了聯系,說如果能150萬元成交的話,他就立即付50萬元的定金,而且更名的手續費由他承擔。
面對當前低迷的二手房交易市場,急於出手的李琴感到房子價格還可以接受,因為這套商服房是她剛剛花110萬元從開發商處購買的,150萬元成交的話自己坐地就可賺40萬元。於是,她和馬濤於6月10日簽訂了《房屋買賣協議書》,並收到了50萬元定金。與此同時,馬濤要求李琴要用一本房屋產權證作為他交付定金的擔保,李琴便將一位朋友的房照借來押給了馬濤。
7月10日,馬濤以合伙購房人要退出和墊付房屋交易墊付稅款為借口,從李琴的手中“借”走了17萬元,並稱剩餘房款已經聯系好了,更完名後拿著手續就能把錢借來了。李琴信以為真,和馬濤到市某房地產開發分公司辦理了《商品房買賣合同》更名等手續後,馬濤又說要用《房屋備案介紹信》證明一下房子是他的,他纔能取到餘下的房款,而結果呢?是從李琴手中拿到介紹信的馬濤,從此便泥牛入海無消息。
房產已經更名,餘款沒有拿到,朋友催要房照,馬濤人間蒸發,如夢方醒的李琴發現自己被騙後,於2011年9月5日來到建華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報案,大隊長李勇、偵查員馬國輝在了解了基本情況後,馬上立案展開偵查,初步查明38歲的詐騙犯罪嫌疑人馬濤系我市龍沙區人,案發前曾承包過市某飲品公司,幾年間他四處行騙,目前已債臺高築,案發後不知去向,建華警方隨即對其網上通緝。
警方縝密偵查南下廣西抓逃
2012年5月,一直覓跡追蹤的建華警方獲得了一條線索,龍沙區女青年邢丹曾處了一個叫馬濤的“大款”男友,為了幫助其把買賣做得更大,邢丹兩年前曾幫助馬濤以每月7分利的高息回報在6位親戚處借了110萬元現金。但是,錢到手後,馬濤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推後天,一直未兌現其承諾,債主們到處追著邢丹要錢。去年7月之後,邢丹不見了蹤影,親屬們高息沒獲得,連本錢都搭進去了,他們天天討債要結果,把邢家的門檻都要踩平了。
而馬濤正是建華經偵大隊在追捕的逃犯,偵查員們通過調查走訪確認了這一線索。原來,馬濤是一個有家室的人,女兒都13歲了,但他卻在外邊拈花惹草,邢丹就是他的“情人”之一。那麼,馬濤在詐騙李琴之後拋妻棄女潛逃,而邢丹也恰在此時“失蹤”,偵查員們判斷這絕不是巧合,他們二人極有可能在一起。兒行千裡母擔懮,邢丹的家人說不定就和她有著秘密聯系。於是,大隊長李勇決定圍繞著邢丹的家人展開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偵查員們很快發現邢丹的家人和廣西省貴港市有著頻繁的聯系。經排查,邢家在當地並無親屬,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邢丹在那裡,而由此就極有可能鎖定逃犯馬濤。事不宜遲,兵貴神速,5月10日,經偵大隊教導員張濤、副大隊長范品南下廣西,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經過艱苦的工作,終於確定了馬濤和邢丹租住在貴港市港北區的一處民宅裡。5月17日晚,潛逃了10個月的馬濤終於落入法網。
在馬濤和邢丹租住處,滿屋子都是隨意扔放的彩票,足有數萬張之多。據馬濤交代,他已經騙了一千多萬元,為躲避債主不得已逃到了廣西,為了能一夜暴富,東山再起,重溫昔日一擲千金的生活,他天天買彩票,做夢都想著中大獎。怕被警察抓到,他除了晚上出去買彩票外,基本上是成天把自己關在屋裡。據邢丹講,她也是被馬濤給騙了,借的錢還不上,無顏面見眾親屬,只好跟著馬濤跑到了廣西躲債。潛逃時所帶贓款揮霍完了,邢丹只好出去打了兩份工維持兩人的生活,而馬濤買彩票都近乎瘋狂了,最後沒錢時把邢丹的手機都給偷著變賣換成了彩票。
瘋狂高利借貸巨騙作繭自縛
2007年,馬濤連騙帶唬地從朋友處借了80萬元,承包了生產某品牌礦泉水的一家飲品公司,但由於產量低,市場競爭又十分激烈,加之馬濤的心思又沒有放在經營管理上,公司每年二三十萬元的預期利潤難以實現。為了一擲千金,有大把大把的錢花,橕起自己這個“大老板”的派頭,他開始瘋狂地借高利貸,四年多的時間裡詐騙了一千多萬元的巨款並被其揮霍殆盡。
而馬濤首先是瞄上了典當行。他對一些典當行的老板講,自己要將某飲品公司買下來,擴大水廠的生產項目,將來的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只要能借給他錢,他就可以實現這一目標,然後用水廠作抵押向銀行貸款,就可以按期還付典當行的高利貸。就這樣,他編造一個個謊言,將水廠“一女多嫁”抵押給左一家右一家的典當行,瘋狂地借了600多萬高利貸,有的高利貸甚至都達到了每月二角錢利的駭人程度。而借來的這些高利貸,全部被他吃喝嫖賭地揮霍了。
紙是包不住火的,到處行騙的他在典當行裡很難借到錢後,又把目光對准了一些在機關工作的同學。借錢的說法依舊,高額回報的誘惑使6名同學失去了判斷力,掉進了馬濤設下的陷阱之中。他們義無反顧地到典當行等處借了400多萬元的高利貸“支持”馬濤的“事業”,其中有的人竟然借了100多萬“幫助”馬濤。但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頭,馬濤把他們坑了,甚至坑得很慘,他們不得不去替馬濤填補巨額的債務“黑洞”。因被騙金額很大,有的傾全家之所有,東借西湊還賬,有的一夜返貧,生活十分困難,家庭戰爭不斷,工作受到影響,被騙之果苦不堪言。
為了騙錢,馬濤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到了對於網上、街頭的買賣信息也是十分注意的程度,對有機可乘的那是絕不放過。2010年7月,他看到鄰居劉輝要以40萬元的價格買房子的信息,便主動幫忙。他找到一家典當行,將房子賣了50萬元,但卻一直沒有將房款給自己的鄰居。詐騙李琴時,他在以前欠張偉40萬元高利貸未還的情況下,又從其手中借了50萬元高利貸,拿到更名的手續後,他以此做抵押再從其手中借了100萬元高利貸,但他實際上只支付給了李琴33萬元。而李琴將其鄰居的房產證交給馬濤作為定金擔保,馬濤則將房產證抵押給了典當行,騙取了40萬高利貸。就這樣,157萬元馬上成了他肆意揮霍,購買路虎汽車等奢侈品的贓款。
騙來的錢不好花,換來的就是法律的嚴懲。
(文中除公安民警外其餘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