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2010年日報曾做過報道,大慶用工荒嚴重,1.6萬個崗位只招到3100人,平均5個崗位纔能招到一個人。如今,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截至4月末,大慶企業提供的48641個職位只招到7276人,七崗難聘一人。
6月1日,記者從市人纔交流中心了解到,截至4月末,大慶市共舉辦各類現場招聘會50場,累計有2044家(次)企事業單位參加網上或現場招聘,發布各類崗位48641個。然而,只有7276位求職者與招聘單位成功對接。
數據再次表明,大慶市勞動力市場供需錯位,企業用工緊張。
其中,生產(制造)類、房地產(土建)類、企業高級管理類人纔緊缺;行政文職類、財務類、計算機類以及服務(後勤)類專業人纔飽和,供大於求。
經營管理人纔質量性緊缺
市人纔交流中心一季度統計數據顯示,企業經營型人纔需求佔總體需求31%以上,專業技術型人纔需求佔24%,行政日常管理類佔20%,產業工人佔22%,其他佔3%。可以看出,企業經營型人纔以高達31%的需求量,居於用人單位招聘需求排行首位。
市人纔交流中心工作人員說,大慶市人纔需求呈現多樣化,中、高、低崗位均有大量空缺,技術型人纔和中高級經營管理型人纔較為緊缺,一線產業工人也嚴重不足。
在一場招聘會上,記者與大慶市某油田科技有限公司的招聘人士交談後得知,今年舉辦的招聘會他們都來招人,可是至今沒有招到滿意的人選。據介紹,他們需要的是多位有3年工作經驗的中層管理人纔,有時候一場招聘會下來,一個合適的人都招不到。
業內分析稱,中高級經營管理型人纔是質量性緊缺。目前,市場上具備經營管理基本素質的大有人在,但由於綜合素質不夠,難以勝任中高層次管理崗位。加之綜合能力與專業特長結合較好的復合型人纔嚴重不足,造成了此類人纔緊缺。
而技術型人纔培養難度較大,成纔時間較長,供給不足,所以造成了人員短缺。再加上很多家長都讓孩子讀大學,讀技校的人很少,造成目前有一技之長的年輕人很少。
文職類人纔飽和
與管理型、專業技術型人纔緊缺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文職類崗位極度飽和。
記者在市人纔交流中心下屬的人力資源市場了解到,目前,各大企業對文職類人員需求非常小。記者在多場招聘會現場發現,走遍全場也沒有看見掛出招聘文員信息的企業。
畢業一年的小王是學習企業管理專業的,她連續多次參加招聘會也沒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崗位,無奈只能暫時找別的工作糊口。
據市人纔交流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和小王一樣的大學生很多,正是由於大慶市法律、財務、計算機和服務後勤類崗位人員流動性小,相對穩定,企業對這些專業人纔的需求近幾年已經飽和,使得很多這些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
企業用人更看重“軟實力”
與前幾年相比,大慶市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有了很大變化。從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來看,中專以下及不限學歷的佔到總需求的60.3%,大專學歷佔總需求的29.7%,本科學歷及以上的僅佔10%。
業內稱,對學歷要求的變化,說明大慶市企事業單位用人更趨理性,不再單純地強調學歷、資歷、職稱等硬件條件,人纔的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能力等軟實力更受重視。
市人纔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企業提交的招聘信息看,下半年將延續現在的情況,企業對經營型人纔和專業技術型人纔的需求仍將佔總體職位需求的50%以上。業內表示,就業難和招工難並存的現象將成常態,且短期內不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