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楊海春 徐千 記者楊林川) 針對高考期間利用無線電設備進行作弊的非法行為,全省無線電管理部門將根據職責分工,積極配合教育、公安等部門,采取監測技術手段,認真做好防范和打擊利用無線電設備進行高考作弊的工作。今年高考期間,全省無線電管理部門將出動無線電技術和執法人員近200人,全天候啟用無線電固定監測站29個,無線電監測車30輛,及所有便攜式測向儀、無線信號壓制系統等專業設備,嚴防利用無線電設備的作弊行為。
利用無線電技術作弊將被嚴查
近日,省工信委無線電管理局就全省高考無線電保障工作進行了統一部署,熟悉了解無線電作弊的各種最新傾向,掌握最新技術動向,研究制定無線電安全保障方案。各市地與考務主管部門密切配合,了解考試重點區域,合理配備技術人員與技術設施,提前介入考點周邊區域,認真實施電磁環境測試。配合有關部門檢查銷售市場,防范非法兜無線電作弊工具的行為。加大考前巡查力度,給有作弊企圖的人員以震懾。
高考期間,無線電管理部門將根據當地招生考試管理部門的實際需求,對重點防區進行嚴密監聽和巡查,對涉嫌作弊的無線電信號迅速予以識別、測向和准確定位,一查到底。根據作弊特點,對考場外的作弊信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技術阻斷,避免造成嚴重後果。此外,將繼續嚴查利用無線電技術作弊行為,配合公安部門對作弊人員進行查處。
向外傳題、接收答案均屬泄密
此外,《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33號令)規定,向考場外發送、傳遞試題信息或是使用相關設備接收信息實施作弊的考生,除當年高考各科成績被取消外,還將面臨停考1至3年的處罰。
教育部和國家保密局也明確規定,全國統考的試題在啟封並在使用完畢前為“國家機密級材料”。考生在考場外傳題及在考場接收“答案”均屬違法泄密,不但是考試違紀,而且觸犯了法律,情節嚴重、構成犯罪者,將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