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農網線損精細化管理實現專業化運維
2012-06-07 20:19: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吳金良 呂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7日訊 節能降損始終是供電企業營銷管理中的一項重大課題,為實現牡丹江農網線損精細化管理,牡丹江電業局依托科技引領發展,通過引進《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軟件,提昇了農電線損管理水平,全面實行線損數據信息動態跟蹤管理,使牡丹江地區農網科技降損有序推進。

  依托科技平臺 打造管理隊伍

  2011年4月初,牡丹江農網為實施農電“三新”發展戰略,提高農村供電可靠性,落實農村用電強基固本行動,牡丹江電業局結合省公司“線損管理年”活動要求,科技節能降損工作啟動,該局聘請了《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降損軟件公司專業人員進行《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軟件的培訓。對供電所所長、營業、配電相關專業骨乾力量進行培訓。

  為保證基礎數據錄入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及軟件順利運行,該局結合軟件數據管理特點,為《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提供精准的線損基礎數據,對供電所10KV、0.4KV供電線路進行了地毯式摸底清查。

  農村供電線路運行環境線長、面廣,基礎數據普查、搜集和整理難度可想而知。各供電所站營業、配電專業人員全員參戰,靠人員步行測量杆塔檔距和線路長度,歷經數月艱苦作業,完成了10KV配電線路、低壓臺區和計量表的數據核對普查,順利實施了《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軟件的上線運轉,使《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數據信息覆蓋該局供電區農網設備全部信息。

  創新管理模式 降損增效突顯

  《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上線運行後,因該軟件具有與營銷系統數據同步檢測的功能,該局特制定《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運行管理制度,並設專人負責軟件的運行維護工作。軟件運行與營業普查同步,以確保供電轄區高、低壓線路的型號、根數、長度,電能表的型號,接戶線的型號、根數及長度等影響線損的設備參數與實際的參數相一致。通過每月對軟件進行數據更新,及時分析獲取異常數據,為決策者提供精准的數據信息。

  和傳統的線損理論計算方法相比,系統創新設計了分時分相的理論線損計算方法,計算結果精准有效。系統計算出來的理論線損接近於真是的理論損耗值,能夠真是地反應實際損耗和理論損耗的差距,通過將理論線損應用於線損考核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管理線損。

  結合軟件負荷曲線強大的分析功能,使農網實現配變遠程數據集中采集。

  《農網綜合降損輔助決策系統》對線損的管理功能,幫助農網線損管理人員制定最有效的降損方案,以效控制飛表、串臺、違規現象,運用到客戶業擴報裝接電流程中,有效杜絕私拉亂接等違規現象。

  軟件啟動使用過程中,能夠准確分析臺區異常數據,例如:牡丹江市郊供電局樺林供電所10KV樺東線、部隊線一直以來線損異常無法查找,使用該管理軟件後,通過對歷史統計數據分析後發現,兩條線路中大用戶串臺,經調整兩條線路線損達到正常值。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