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 網購風席卷了圖書、成衣等消費領域,如今家電賣場也難逃此“劫”。
近日,記者走訪大慶市部分家電賣場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喜歡到實體店看家電、試用,然後上網購買。
商家表示,大慶市約有三成顧客從家電實體店流失。
消費者
賣場看貨,網上買貨
在東風新村蘇寧電器家電賣場,記者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一名消費者在一款電熱水器前,拿起標價簽,將價格和產品編號用手機記錄了下來。記者問其原因,這名消費者說:這熱水器不錯,上網看看賣多少錢!
記者走訪了新瑪特家電賣場、蘇寧電器新村店、國美電器毅騰商都店等都發現了這種“比價”現象。
蘇寧電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大慶市,這種現象很普遍。一些消費者常會先到家電實體店來選貨,看好貨品後記下型號、價格,甚至進行試用後再到網上購買。
網上買家電真的比實體店便宜嗎?記者發現伊萊克斯牌型號為EHC3507WA的一款冰箱,在實體店賣7490元,網店的售價在6000~6330元之間,運費為220~280元,算上運費還比在實體店買便宜近千元。
記者在網上搜索關鍵詞“家電網購”,發現出售家電的網店有很多家。
商家
約三成顧客流失
網購,對實體家電賣場造成了一定的衝擊,面對這樣的現狀,很多商家表示既無奈又頭疼。
新瑪特家電賣區負責人崔清明告訴記者,很多前臺銷售人員抱怨,有時候顧客來諮詢某款產品,銷售人員熱情地介紹產品功能、型號,有時還幫其試機,告知顧客操作流程,到最後纔知道,他們只是來實體店體驗一下,然後到網上購買。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商家著實很無奈。
崔清明說,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市,約有三成顧客因為網購而從實體店中消失。
毅騰商都國美電器賣場的導購員劉女士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她說:“有時候服務了很久,顧客卻說再上網看看。”
“實體店水電、場地租金、人員開支都比網店大得多,在價格上往往不佔優勢。”崔清明說。
蘇寧電器市場策劃部經理尹軍也表示,網購的出現確實使實體店受到了衝擊,約有30%~40%的業務受到了影響。
其實,早在2009年,蘇寧電器集團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2010年2月1日,其旗下的電子商務平臺正式成立,命名為“蘇寧易購”;同為家電大亨的國美家電也開設了網上商城。
6月1日起,新一輪節能家電補貼政策推行,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城、京東購物將再次加大促銷力度。記者在采訪中,一些家電業內人士也對此表示了自己的擔心——線上和線下銷售如何平衡?
對策
不拼價格,拼售後
尹軍說,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進行比價,這是消費環境日益成熟的表現。面對日趨流行的網購現象,家電商家只能“見招拆招”,用優質的售後服務拉回流失的顧客。
“實體店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讓顧客看到實物,而且售後服務有保障。”尹軍說,如果實體店購買的家電有問題,只需撥打一個電話,就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上門服務。而售後服務卻是網店的“短板”,在網店買家電有時賣家發的貨和買家想買的不一致,而消費者想退貨卻有些困難。
面對網店的“大舉進攻”,實體店如何在市場上立足?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孫玉忠認為,有兩種方式可以緩解實體店所面臨的衝擊,一是提高檔次,二是降低成本。購買中低端家電的顧客注重價格,而高端客戶群更重視體驗式的購物,這種體驗式購物是電子商務不能企及的。在降低成本方面,要降低運營成本,實體店可采取“倉儲式”經營方式,不裝修店面,直接從廠家進貨,這樣就能滿足消費者對價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