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訊 今年,大慶將有六十萬畝耕地不用再看“老天臉色”。6月5日,記者從市水務局農水科了解到,大慶今年啟動的涉及60.49萬畝耕地的“節水增糧行動”已基本完成,其中地埋式滴灌已經投用,33.4萬畝農田喝上“自來水”,218處大型噴灌設備也已建成,即將降下“甘霖”,卷盤式噴灌和移動式噴灌設備也采購結束,正在進行安裝,不久即將投用。
在林甸縣花園鎮萬畝“節水增糧行動”示范區內,綠油油的玉米苗旁,布滿了黑色的地埋式噴灌管。花園鎮光明村農民老王指著地裡的玉米苗樂得合不攏嘴:“你看,這用了滴灌的小苗比普通田裡的高一大截,聽專家說一畝地穩當能產2000斤。”今年,林甸縣共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田14萬畝,其中,大型噴灌田2萬畝、移動式噴灌田2萬畝、卷盤式噴灌田2萬畝、地埋式膜下滴灌田8萬畝,目前青苗長勢良好,“節水”作用已逐漸凸顯。
據介紹,大慶市境內河流較少,水資源匱乏,為解決農業渴水,確保農民豐收、糧食豐產,大慶市啟動了“節水增糧行動”。
“作物不缺水,產量自然高。”市水務局農水科科長趙雲峰告訴記者,今年大慶市“節水增糧行動”項目總投資近6億元,90%為政府投資,首年設備畝投入約700元,全部采取高標准、高質量建設,同時配合大壟雙行,選取130天以上成熟期的玉米品種,密植4000株以上,畝產可達2000斤以上,實現“噸糧”。
為確保項目高水平推進,全市節水灌溉設備采購全部來自天津沃達爾、德沃科技等生產能力強、信譽好的企業。同時,大慶市還特聘省級監理全程參與設備安裝、驗收,確保了項目高質量、高標准完成。
“現在,不僅大型設備全部到位,全市267萬千瓦的農機總馬力也都備足了。”趙雲峰說,目前,200多臺大型機械,正在全面為灌溉項目的鋪裝服務。同時,各區縣的各類水務培訓也在有條不紊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