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6月10日訊 9日是高考最後一天,但哈市民辦校“小昇初”測試現場比高考還要火爆。哈工大附中初中部在哈工大舉行的綜合素質測試吸引了近萬名小學生參加,競爭900個招生指標,哈工大校園裡人山人海,在考場外焦急等待的家長們發出感慨,今年我省21萬考生參加高考,招生計劃就有19餘萬,錄取比遠遠高出“小昇初”,看來,孩子擇校上初中比考大學還難。
現場
周邊市縣學生組團考試
8時20分許,哈工大校園裡人頭攢動,到處是家長領著孩子找考場的身影。家長們將孩子送入考場後,或坐在路旁休息,或圍站在一起聊天。記者發現,他們當中有來自哈市小學的家長,也有許多是來自巴彥、雙城、呼蘭等區縣的家長。
坐在路旁的曹女士臉上寫滿疲憊。原來,早晨5點半,家住哈市呼蘭區的曹女士就帶上在呼蘭實驗小學讀書的孩子,從家打出租車到552路車站,再乘坐552路車來到哈工大。從家門出來到考場共用了兩個半小時。“就是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初中,能考上最好,如果考不上,也是讓孩子鍛煉的好機會。”曹女士說。
同樣坐在路邊休息的張女士則來自巴彥縣興隆鎮,“我們8日晚上就到哈爾濱了,孩子所在的文化小學還有不少孩子也來考試了。”來自雙城的家長李女士表示,許多孩子家長都是組團領孩子來考試的。
心聲
為擇名校家長孩子都辛苦
巴彥鎮育新小學的學生家長王女士表示,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她沒少花錢,每周都送孩子學英語,孩子班級裡的其他孩子甚至到哈爾濱參加了“集訓班”。
“現在的孩子連童年都沒有了,壓力太大,本來應該踢球、跳繩的時間卻都用在補課上了!”哈市一名小學生家長趙先生說,他這段時間沒少領孩子折騰,前幾天還領著孩子參加了松雷中學、德強中學等學校的考試,孩子考上松雷中學了,但沒交錢,想試試能不能考上工大附中。現場的家長介紹,有的孩子已經參加了5所學校的“小昇初”考試。
是什麼原因使家長和孩子不辭辛苦地“趕考”?家長們幾乎異口同聲:高昇學率和優秀的師資隊伍。一名家長說,這幾年哈工大附中的昇學率一直居高不下,去年470分以上的學生數達到182人,而哈三中南崗校區的最低錄取分數段為471分。再加上民辦校老師普遍責任心強,家長在孩子學習方面不用操太多心。
分析
“校中校”停招“小昇初”火爆
是什麼原因導致“小昇初”競爭如此劇烈?記者從哈市教育行政部門了解到,從2010年秋季開始,哈市公辦初中舉辦的民辦公助校(即校中校)全部停止招生,逐年回歸到公辦學校。
2010年以前,哈市有擇校需求的孩子還可以選擇到上述學校就讀,但全面停招後,這些學校只招收對口小學的學生。這些名校因此至少減少了七八千名哈市小昇初學生的昇學指標。而那些有擇校需求的學生只能湧入純民辦(私立)學校,因此,近一兩年以來,哈工大附中、松雷中學、德強學校、榮智學校、中實學校等民辦學校招生呈現火爆現象,它們采取“綜合素質測試”等不同的方式選取優秀的學生。
解讀
務工人員子女可報省重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小昇初”擇校的最大變化是,巴彥、雙城等縣市來哈“小昇初”的孩子多了。來自巴彥鎮的王女士說,聽說今年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也有機會報重點高中,如果孩子能考上工大附中,她就來哈爾濱打工,給孩子當陪讀。許多外縣市的家長也有相同的想法。
哈市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提示家長,不是所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可以報考重點高中,需要具備條件,即在哈市就讀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凡其父母雙方或單位在哈市工作5年以上,地理、生物學科學業考試(不含補考)前即在哈市八區初中學校連續就讀至畢業,擁有就讀學校的電子學籍,在就讀學校參加了全部學業考試。綜合素質評價各維度等級均為合格或合格以上的應屆初中畢業生,方可報考哈市的重點高中。
提醒
“配額生”增多擇校應慎重
記者從哈市教育行政部門了解到,為了遏制擇校熱,2009年起,哈市在省重點高中實行配額制。2012年,省重點高中“配額生”比例已經增至50%。到2015年,優質高中配額比例將達到70%。屆時,哈市重點高中招收的新生大部分會是以配額的方式錄取的。
目前,在一些由於學生擇校而使得優秀學生相對集中的初中學校,“配額生”競爭相對緊張,這些學生分數比較集中,以配額方式錄取的學生分數可能只比統招錄取分數低的較少。而在生源完全是對口入學,且有部分優秀生源流失的學校,由於學生分數不是十分集中,報考重點高中配額的學生可能比統招錄取分段低得相對較多,但也能進入省重點高中。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詳細了解相關招生政策和規定,審慎擇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