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大學副校長魏潾
編前:
由新晚報策劃推出的大型公益活動“2012高考填報志願報告會”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魏潾教授高考志願填報專題報告會”昨天如期舉行。報告會上,多名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專家以及哈工大、哈工程、哈醫大和黑大4家高校的招生負責人現場向數千名考生和家長講解了考生填報志願的政策性及熱點難點問題,本報在此將兩場報告會內容進行了整理,為考生和家長填報高考志願提供最權威的服務指南。
准確估分合理定位
我省實行的是估分報志願的辦法,考生即使估分很准,錄取分數線的變化也是事先很難預測得很准的。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是最終的錄取結果,每年都在浮動,因此僅靠絕對分數說明不了問題。
所以在估分之後還應該通過其他的方式給自己定位。通過定位和排序,清楚自己的成績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從而較准確地估計出憑自己的實力能被哪個層次的高校錄取,這一點和估分同等重要。考生為自己定位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是綜合判斷法。
①估分估測自己高考的大致成績(各科分數和總分);
②排名根據估出的成績確定自己在本班、本校考生中所處的位置;
③類比綜合分析歷次重要考試的成績,尤其是模擬考試成績,比較平時試題與高考試題的差距,了解上一兩屆同樣位次的同學考入了什麼檔次的學校,就可推斷出自己最有可能進入的學校檔次。無論錄取分數線如何變化,各重點高中的昇學率大體是穩定的。
分析孩子自身情況
考生的類型、特點、優勢,適合學習什麼,將來適合乾什麼都要考慮。尤其是考生的職業傾向不能不重視。一個人在事業上能否獲得成功,與他對所學專業和准備從事的職業是否有濃厚的興趣,與他的性格、氣質特征和他要從事的職業是否相適應有著極大的關系。在選報志願時,一定要從自己的專業興趣和性格、氣質類型出發、從個人特征與職業特點的最佳匹配來選擇相關專業和院校。考生在分析自己的個性特點時,可以把自己不同的個性特點綜合起來,然後來確定自己的學業發展方向。
選前景看好的行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上的行業也在發生變化,有新生、有穩定,有起伏、也有淡出。
什麼行業有發展前途,主要看國家的需求。主要應該考慮這個行業有無長遠發展前途,要分析該領域裡國家的需求背景,認清這是個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不能僅看該行業本身的眼前狀態。
考慮職業生涯狀態
選專業實際上是選擇職業:
①從工作狀態看,職業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經驗積累為主,如教師、律師、醫生、財會等,工作年限長,就會得心應手,傳統的通用專業(機械、自動化)也有類似特點;
另一類則需要不斷學習,如科研人員(尤其是IT行業)。如果選擇這類的職業,就注定職業生涯要在高強度、快節奏和較大的壓力當中度過,對此要有思想准備。
②從個人發展來看,國有大中型企業(尤以國防工業系統為主)工作穩定,發展是縱向、臺階式的,可以一步步走向高層(例如船舶行業,畢業生3-5年就可以成為負責一個方面的工程師或設計師);三資企業(特別是大型的IT產業)員工發展是之字型的,即總是橫向吸收高層人員,因此工作的穩定性就差一些,發展也更難。
③從收入和待遇來看,航海等領域是傳統的高薪職業,但工作性質單調寂寞難耐是極大的問題,核工程(核電)、航天系統也包括電力、石化、基本建設行業是現在最突出的高薪行業;國家大力發展的行業(大飛機、大火箭)和新興職業(職業生涯指導、各類培訓)等工資也極高。
金融、管理類學生近期待遇明顯低於工科學生,就是說,本科、碩士的社會地位、工資水平都明顯低於工科學生(金融、銀行系統在經濟短缺時效益很高,現在普通的職員收入並不高而且進門很難);但如果博士畢業,情況就不同了,因為金融、管理類博士可以很快進入管理層,是典型的白領階層,而工程技術人員說到底是“打工族”。
④從工作穩定性來看,從事自由職業(如律師、美術、裝潢等)就主要看個人的能力水平和社會的發展狀態,部隊的指揮崗位就有一個中途轉崗的問題,技術序列就基本沒有這個問題。
⑤從入門的難度來看,高校、大醫院、政府部門、新聞單位、財務、司法系統現在很難進入;而大企業(船舶、自控、機電等行業)和研究院所就較為容易,而且可以進入大城市。
⑥從工作環境來看,地質、礦業、建築、水利等行業大多是露天及野外作業;船舶類一般是海邊,大城市,電子機械、高新技術路數很寬泛,法律、醫生、教師要向二線以下城市發展。
了解擬報考的大學
所有大學都有諮詢熱線和招生網站,考生和家長可以在網上和通過電話直接諮詢大學的招辦。
另外,各地市往往要舉行一些諮詢會,高校也要派人參加中學的諮詢會和作招生宣傳。這些直接與大學面對面的機會不能放過。對省內的大學不妨乾脆到較近的大學去走走,感受一下校園裡的氛圍,看看那所學校的環境條件和學風。
向往屆學生諮詢其所在學校、專業的情況是很有效的辦法,在填報志願時聽聽中學老師的建議也是必要的。
專業地域梯度搭配
專業梯度是指在同一院校中的各個專業,在錄取時形成的分數之間的差異,這種分數高低的差異就稱“專業梯度”。
形成專業梯度主要的原因是“熱門”與“冷門”。也有的學校人為設立了專業級差,規定如果考生錄取到第二或第三某專業,就要在考生總分中減去級差分數後,再和第一志願的考生一起排序,按分數高低選專業。所以在處理專業的梯度中,要處理好“熱門”與“冷門”的關系。一方面要敢於選擇那些實力強、就業前景好的“熱門”專業,但不能“一熱到底”,如果第一志願是“熱門”專業,第二專業要填相對“冷一點”的專業。
對於沒有人為設置專業梯度的可以大膽報,當然要有一個托底或“服從”。
地域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大學的錄取中,由於各院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形成了一種錄取分數高低的差異。地域梯度這幾年在錄取中表現得很明顯。考生填報志願時要對地域的差異有清晰地認識,並正確處理這種梯度。在填好關鍵性的第一志願後,其他志願要保持合理的“落差”,不能是平行式,更不能是“爬坡式”或“波浪式”。
專業的“好”與“壞”
專業的好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一般情況下,專業學術水平高、實力強者各方面都不會差,但也不是絕對的。
考生們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①歷史。一般來講,歷史越長,積淀就越深厚,就是說水平越高。所以要看這個專業在學校是什麼時候開始設立的,哪年開始招生的。
②出身/背景。金融、法律、管理、外語、通信等等在高校很普遍,但是有些是從基礎課發展而成,有些卻是傳統專業,要看到其區別。
③硬件。即師資力量,實驗室建設。教授、博導的數量,實驗室的條件早已不是名牌大學比拼的條件,但對於考生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
④就業與考研。主要看就業率和就業層次。國家和地方政府現在每年都分布各大學的就業率(其中一次就業率即畢業高校時的就業率是最具參考價值的),不少學校也公布自己的就業率,從網上應該可以查到。
⑤發展。一個專業有無發展前途決定了個人將來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大多數的行業是成熟穩定的,對人纔的需求相對穩定。有些新興行業處於上昇階段,短期內對於人纔需求量很大,但形勢變化很快,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有4年時間,在預測就業形勢時要考慮這個內容。
大學生活你准備好了嗎———專訪哈工程大學副校長魏潾
昨天,《哈爾濱工程大學副校長魏潾教授高考志願填報專題報告會》如期在哈工程大學舉行。在演講之餘,魏潾教授就未來的准大學生如何適應的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成為一名成功的大學生接受了本報專訪。
大學除了浪漫還有挑戰
對於眾多准大學生來說,在高考前老師、家庭往往把大學描繪成是一個自由、美麗的地方,讀大學就是栽下一個浪漫的旅程。我現在要說的第一點就是要戳穿這個“謊言”。
那麼真實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呢?大學有壓力,有競爭,大學的4年的歷程其實對於每一個學生都將是艱辛的,充滿挑戰的。
大學的道路上沒有家庭無微不至的照顧,沒有老師細致入微的指導,從生活到學習更多是要靠自己去完成,並且要在近乎慘烈的競爭中去爭取做到“最好”,可想這樣的路能說是浪漫的嗎?我想正相反,大學之路將是所有高中生從未經歷過的挑戰之旅。
要成功先要知道壓力
大學本身對於一個人來講,是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十字路口”。進入大學的門只有一個,但是出去的時候卻有眾多的不同,從進入大學開始選擇怎樣的道路就已經開始決定你從哪個“出口”走向未來。
所以進入大學之初,就要知道大學路是怎樣的,要面對怎樣的壓力。
大學的競爭是顯性的,也是殘酷的。因為大學裡的保研、出國讀書等機會都是為大學班級裡最優秀的學生准備的。
即便你曾是高中或者是一個地區的尖子生,但是進入大學後你往往就不是了,因為你要面對來自全國的尖子生,同樣是尖子生大家在智力水平、學習能力上幾乎相差無幾,而這個時候你要成為大學裡的尖子生,其難度要高出高中時代的幾倍。
同時,進入大學伊始學生就要面對來自除了學業之外的經濟、考研、人際關系等多重復雜的關系,而這些關系則是高中生以前不曾遇到的,所以處理好種種關系又是大學生要面對的另一個主要壓力。
此外,大學裡還有許多不適應,比如不適應沒有媽媽的照顧,比如老師不再是一對一、一道道題的輔導,比如大學的生活“中心”不再是你……所以要想走好大學之路,首先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備,要有更加刻苦讀書的勇氣,還要有改變自己適應“不適應”的能力。
如何過好大學生活
首先要說的是不要碰觸大學生活的底線,比如說考試作弊,作弊就要開除這是沒商量的。
其次,過好大學生活,先要進行知識上的儲備,根據統計大學成功考研的學生基本是認真聽課的學生;能力上的儲備,要具備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研究等等能力;同時,要進行身心健康上的儲備,這種儲備包括處理好同學、老師、朋友之間的人際關系,包括身體素質的提高等等。
最後,魏潾教授告訴所有的准大學生,“天道酬勤”、大學的美好未來屬於每一個勤奮、追求卓越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