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市新興區 『三創』活動紀實
2012-06-13 18:55: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3日訊(記者侯巍)七臺河市新興區在“三創”活動中,緊扣“做科學發展先鋒、當新興跨越標兵、建設龍江強區”主題,精心設計各具特色、務實管用的活動載體,量化“三創”具體標准,較好地實現了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詣、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目標要求。

  抓項目,推動經濟加速崛起

  區委積極引領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優化發展環境、招商引資、調整結構、項目建設等方面創先進、爭優秀,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了解放思想、乾事創業、爭先昇位的濃厚氛圍。區委將服務大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納入“三創”活動重點內容,做出專門部署。全區各級黨組織召開“三創”活動推進會及“服務大項目”專項工作會、座談會72個,落實服務大項目承諾事項980餘項,明確了服務大項目建設的目標和方向。創新項目載體。把優秀黨員乾部選派到產業項目建設的最前沿和主戰場。在重點項目建設上,對黨員實行設崗定責和服務承諾,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做示范、在重要崗位上做表率、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做先鋒。各級黨員乾部深入企業征求意見建議269條,解決水、電、路等方面難題221個,協調貸款2.3億元。2011年黨員帶頭參與重點項目13個,其中億元項目9個、千萬元項目4個,全部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健全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和黨員乾部目標考評機制,將招商引資、大項目建設、爭取項目資金作為重要指標納入考評體系,增加分值權重,並實行加分制,超額完成指標任務的按比例給予加分獎勵。推行領導乾部包保大項目制度,建立聯系點42個,各級黨員領導乾部深入聯系點搞座談、征求意見、幫助解難題、落實優惠政策2750人次,形成了領導乾部帶頭抓項目、社會各界服務項目的強勁態勢和良好氛圍,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0.4億元,全部稅收實現8.1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4.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6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3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

  惠民生,真情服務基層群眾

  區委把群眾滿意作為檢驗“三創”活動取得成效的標准,察民情、惠民生、促民和。完成安樂寄宿制學校配套設施建設,建成長興、羅泉教學樓,城鄉學校樓房化率達到80%以上。完成鄉鎮衛生院和24個行政村衛生所標准化建設,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以上;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政策,新增就業再就業3144人;完善了社會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設施建設;完成低保調標工作,發放低保資金3400餘萬元、各類補貼540萬元、救助救災款近百萬元;完成棚戶區改造一期工程,建成樓房124棟,改造泥草房416戶,新建長興公寓2棟8500平方米。求真務實解民懮。全區各級黨組織組織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全力保障和推進民生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幫一”扶貧解困、“1+1”認窮親等活動紮實開展,困難家庭就業、入學、就醫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認真落實處級領導大接訪活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合理訴求70多件。投入2.34億元,加強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模范帶頭暖民心。全區處級領導乾部每人聯系一個村、一個社區、一個企業和一個礦井,定期駐點調研,指導點上工作。活動中,深入聯系點調研960餘人次,形成調研報告60篇,為企業、社區、農村解決實際問題267件。開展了“崗位進社區”和“下基層、訪民情、解民懮、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組織機關黨員在社區建立下崗再就業、法律援助等各類服務崗位184個,結成幫扶對子424個,解決群眾關注的生產生活難題1359件。

  打基礎,激發黨建內生動力

  全區各級黨組織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把開展“三創”活動與落實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各項任務緊密融合,使基層黨建工作更好地承載經常性、體現創新性。構建城鄉統籌黨建新格局。區委以建立互幫互助機制為牽動,在城鄉基層黨組織中深入開展了“四聯”、“村企共建”和“百局聯百村”活動,結成城鄉黨組織互幫互助對子41個,黨員乾部下基層2100餘人次,為基層辦好事實事1359件,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創先爭優帶來的新變化。實現各領域黨的工作全覆蓋。通過下派黨建工作指導員,采取聯合建和掛靠建等方式,組建非公企業黨組織23個;通過村企聯建、社企聯建和企企聯建等方式,組建聯合黨組織18個。非公企業已建立黨組織78個,應建組建率達到100%。在農村,符合建組條件的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依托鄉鎮站辦所等形式全部建立了黨支部,形成了黨員帶群眾、大家共同富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黨內關懷幫扶機制。區委把基層黨建工作經費全部納入區財政預算,按照每年每名黨員不低於100元的標准核定經費數額,並為離任農村黨組織書記辦理生活補貼,落實社區兩委在職人員“五險一金”待遇,積極開展在優秀農村和社區黨組織書記中招錄公務員工作,激勵基層黨組織書記乾事創業。培養和樹立典型。培育了農民黨員致富大戶典型400多個,帶動2000多個農戶共同發展生產。社區黨組織組織黨員帶頭組建社區志願者服務隊45支、各類便民利民服務網點1615個、各類協會和民間文藝團體78個,形成了人人為社區建設爭做貢獻的良好氛圍。非公企業黨組織組織黨員定期開展技術比武和科技攻關活動,有218名黨員成為企業生產技術骨乾,有327名黨員成為企業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