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部分小區多發入室盜竊案 半夜驚醒窗外趴個蜘蛛賊
2012-06-14 14:19:2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孫海穎 宋揚 黃迎峰 李偉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有賊,快抓賊啊!資料片

  生活報訊 入夏以來,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鄉接合部的幾個超大型小區連發入室盜竊案,有的居民家甚至接連三次被盜。記者經大量調查走訪發現,入室盜竊案高發的小區有很多相似處:都在城鄉接合部、入戶大約都僅三四年、都是超大型小區、開發商仍然沒有進入收尾階段、小區內保安配備不夠、社區不能全封閉、缺少監控設施等。針對這種情況,許多市民都自配了警報器和攝像頭等監控設備,警方也督促小區盡快完善監控和管理,一些小區還組織招募志願者隨時巡邏。

  案例——凌晨嚇跑窗外“蜘蛛賊”

  5月14日2時許,家住旭昇南街某大型小區4樓的劉先生被客廳的異響驚醒,他正准備衝到客廳時,一旁的妻子卻用顫抖的聲音說:“窗上有人。”劉先生回頭一看,窗外一個黑衣男子正向下攀爬,對方似乎也注意到了屋裡的動靜,抬頭向屋內看時正好與劉先生對視。劉先生又驚又怕,但想到剛懷孕的妻子,他立即拿著塑料晾衣杆衝到窗口,奮力敲打玻璃,大喊:“有賊,快來人抓賊啊!”

  見此情形,窗外男子也急了,慌忙沿著鐵窗護欄向下爬,劉先生隨後打開窗戶,用晾衣杆敲打窗外空調盒,男子被他嚇得有些抖,沒抓住欄杆,從三四樓間的緩臺掉了下去,但很快被同伙扶起逃走。

  劉先生說,他也是第一次碰到“蜘蛛賊”,但出於保護妻子的想法,他用大聲吼叫和奮力敲打嚇跑了竊賊。那晚之後,劉先生的警惕性更高了,床頭不離手電筒,家裡還特意備了一個電棍。事後劉先生了解到,當天包括他家在內,有三家遭遇“蜘蛛賊”。除了他發現聲音嚇跑賊,還有一家因屋內有狗叫,竊賊也未能得逞。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進入五月以來,他已聽說小區連續發生了20起入室盜竊案,最多時一晚上有近10家被盜。小區居民李先生家因為位於小區偏遠位置,半年內甚至連續被盜三次。

  漏洞——未完工小區監控、管理不到位

  記者從警方了解到,近段時間,劉先生家所在小區入室盜竊案發案率很高,除該小區外,附近幾個小區的入室盜竊案也時有發生。警方偵查時發現,發案率較高的小區竟有很多“共同點”:由於工程較大,這些小區還處於工程收尾階段,致使安保處於真空狀態;有的小區由於投入不足,保安人員不夠,沒有實行封閉式管理,監控設備更是無從談起。

  12日,記者在采訪中看到,位於旭昇南街的某小區三期工程還未完工,不時有工程車或工人出入,給小區管理帶來較大難度。居民李先生說,小區從進戶到現在沒消停過,原來承諾的是封閉式管理,但是現在小區的三個進出口都沒有封閉,人車可以隨時進出,這樣的管理肯定會給盜賊留下機會。一位業主還告訴記者,該小區幾乎連保安的影子都很難見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些發案率較高的小區通常為交通相對不太便捷、或者是距主乾街路較遠的大型新建小區。不過,只要管理到位,竊賊一樣無處下手。警方的一組數據顯示,與旭昇南街某大型小區一道之隔的另一小區,幾乎沒有發案記錄。13日,記者到該小區准備實地調查時,被保安攔在了門口,直到記者出示證件纔被放行。一路走過去,關鍵位置都有攝像頭,小區內身著制服的保安也隨處可見。

  對此,哈市一位物業管理業內人士表示,小區在進戶時,開發企業、物業管理企業對管理投入充足,今後小區的管理和發展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相反,只建不管只會形成惡性循環,隨之而來的問題和隱患更是一籮筐。

  補位——安監控和攝像頭

  志願者巡邏

  缺口找到了,如何圍堵?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居民、物業和警方都想出了應對之策,全方位防賊、抓賊。除了家中不放貴重物品等被動防范措施外,很多業主也主動“出擊”,安裝報警裝置、攝像頭等。“我安的報警裝置和手機連接,只要有人非法進入我家,手機就能報警。半夜我上廁所時,都得先把報警裝置解鎖,否則一樣會被‘告發’。”業主付先生說,他現在什麼“蜘蛛賊”都不怕,來一個抓一個。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在小區尚未完善監控和管理的情況下,康安路附近某小區在轄區派出所和社區的組織下開始在小區內招募志願者。這些志願者將在小區安保處於真空狀態的時候,承擔起一部分巡邏的任務。針對案發較高的幾個小區,轄區派出所也都張貼了告示,提醒居民注意防盜,家中無人時要關窗等,並且針對易發案小區,加強巡邏防控工作。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