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訊 第二十三屆『哈洽會』上,雙鴨山市友誼縣在推進招商項目,擴大簽約份額的基礎上,突出了文化旅游這條主線,力求通過打品牌,議項目,促載體,興產業,使友誼的文化旅游聲名遠播。
友誼的歷史是一部以開荒為主線的變遷史,特殊的歷史進程形成了友誼魅力獨具、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即『挹婁文化的發祥地、中蘇友誼的見證地、北大荒精神的起源地、民族風情的展示地、現代化農業的示范地』。文化資源的得天獨厚、文化底蘊的悠遠深邃、文化特色的靈動鮮明、文化風格的多彩絢麗,共同匯聚成了友誼極具開發價值的文化寶藏。打品牌,就是要通過哈洽會和其它的宣傳形式,打造好挹婁文化的『挹婁王都』品牌,北大荒文化的『紅色教育』品牌,現代農業文化的『農機觀光』品牌,中蘇友誼文化的『友誼見證』品牌,少數民族文化的『民族風情』品牌,提昇城市文化旅游形象。近年來,友誼縣依托中國歷史文化旅游名縣這塊金字招牌,加強了以挹婁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地文化』及其基礎設施建設,在文化產業項目建設上累計投入資金達6億多元。文化項目的大力實施,進一步提昇了友誼的文化品味,增強了文化軟實力的對外幅射。借助『五地文化』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也讓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城不僅散發了活力,而且馳名中外。該縣將以本次哈洽會為契機,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叫響『滿源之鄉、挹婁王都』文化品牌,並通過進一步的推進實施,積極為大美龍江建設貢獻力量。
議項目,就是要重點圍繞挹婁風情、民族風情、現代農業等主題,推進該縣挹婁文化風情園、中國知青第一村和特色街道等文化旅游項目,使文化旅游形成規模和產業。促載體,就是要使文化旅游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要做好文化旅游產業對外宣傳。圍繞友誼博物館、挹婁文化風情園、美蘭莊生態園等現有文化產業,組織開展轉業官兵、知青回訪和滿族民俗等活動,聚集人氣,擴大友誼的影響力。繼續籌備辦好『挹婁文化旅游節』,提昇友誼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企業家認識友誼、了解友誼、走進友誼。興產業,就是要擴大中介聯絡,開發旅游產品。不斷加快特色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認真做好國家級和省級景區建設。在旅游產業市場運作上實現跨越。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采取市場化運作,建設農家大院、水果采摘等文化旅游產業,同時,加快建設星級酒店、購物廣場、連鎖餐飲等旅游配套服務項目,逐步完善文化旅游發展及服務體系,為文化旅游產業夯實基礎。據了解,該縣已經與中國青年旅行社、山東英格爾工藝品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推介旅游項目和景點,開發旅游產品,推進『五地文化』創作和建立旅游網站,逐步使文化旅游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接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