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19日訊題:第4屆哈科會完美落幕五大亮點惹人注目
呂魁奇 記者李博
作為第23屆哈洽會的一顆耀眼明星,第4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展交會(簡稱哈科會)可謂盛況空前,成效顯著。6月15日至18日期間,中外雙方共簽訂合作協議117項,涉及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韓國、美國、瑞典等8個國家。其中,國內企業簽約60項、大學簽約23項、科研院所簽約30項,簽約項目涵蓋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現代農業、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生態與自然資源、能源、化工等8個領域。
18日,第4屆哈科會落下帷幕,在繼承和發揚前三屆展會成果的基礎上,本屆哈科會有了新的特色,細數五大亮點,可謂異彩紛呈:
亮點之一:主題為“協同創新,共謀發展”。
第4屆哈科會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和市委市政府“實施新戰略、實現新跨越”的總體部署,結合科技工作實際和國際科技合作特點,確定“協同創新,共謀發展”為活動主題。根據這一主題,廣泛深入開展輿論宣傳,狠抓各項措施落實,有效拓寬和暢通了先進技術向我國轉移轉化的渠道。通過積極組織開展不同專題的國際科技合作論壇,在項目洽談、對接的同時,進一步探討了廣泛交流、資源共享、協同創新、長期合作等國際科技合作新機制。
亮點之二:國內技術需求與國外參展項目進行預對接。
本屆哈科會在會前通過采取網上征集、問卷調查、深入實際調研等方式,共征集國內技術需求163項,其中,工業類需求109項、農業類需求42項、社發類需求12項。與此同時,通過組織國內技術需求與國外參展項目預對接,預對接面佔國外發布項目的27.1%,保證了90%以上的預對接項目到現場進行洽談對接,切實提高了展會效果和項目質量。
亮點之三:首次引入歐美亞國家科技項目。
本屆哈科會征集到19個國家的最新科技成果1532項,通過哈科會網發布1466項。參展范圍除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家外,首次引入美國、比利時、韓國等歐美亞國家的科技項目,同時增設了國內科技部LED聯盟、浙江大學等成果專區,科技項目涉及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農業、生物工程、生態環保、能源、化工、醫療衛生、航空航天諸多領域。
多樣化的參展、參會,使哈科會在國內外知名度更大,輻射性更強。在本屆哈科會上,首次舉辦了國際科技合作高層論壇,在哈工程大學、省科學院舉辦了4場學術報告會,開展了“哈科會項目進校園”交流活動。河北等國內7個省、黑龍江省13地市、青島等5個計劃單列市科技部門組團參加了展會。
亮點之四:首次以政府名義邀請,層次躍昇。
本屆哈科會首次以政府名義邀請外方國家級科研機構、地方政府組團參展,共邀請外國專家148人,其中院士15人、院長(所長、校長)26人。白俄羅斯組織了以科技部副部長和教育部副部長為團長的科技代表團參會,並與哈爾濱市政府簽訂了合作諒解備忘錄,標志著哈爾濱與白俄羅斯政府間正式搭建了科技合作平臺,將為企業、科研單位提供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
亮點之五:項目高端,潛力巨大。
在簽約項目中,極端環境下液晶顯示模塊制備技術合作項目,將解決我國相關領域亟需寬溫液晶顯示材料的難題;低壓鑄造技術合作項目,將有效改善我國關鍵鑄件長期依靠進口的局面;微生物制劑批量生產技術合作項目,可有效降低尾氣排放,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基於雲計算智能交通合作研發及建立中美智能交通技術研發中心項目,將建立我國在雲計算方式下的智能交通物聯網管理平臺;新型現代節能技術合作項目,將進一步提昇我市能源裝備技術水平。據介紹,這些項目的簽約,必將對進一步提昇哈爾濱市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展交會(簡稱哈科會)是由國家科技部、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共同主辦,黑龍江省科技廳、哈爾濱市科技局具體承辦的重要國際科技盛會,被國家科技部譽為國內唯一的對俄科技合作專題品牌展會。截至2012年,哈科會已成功舉辦四屆,累計邀請獨聯體、東歐等國家專家學者700餘人次,展出項目5500餘項,簽訂合作協議621項,其中128項已在哈爾濱市進入了合作研發或產業化階段。
回首哈科會,一屆比一屆有特色,一屆比一屆有成效。哈科會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科技盛會,成為哈爾濱一個重要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一張靚麗的國際科技合作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