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美大愛龍江』的內生動力與形象塑造
2012-06-21 10:51: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美大愛龍江"的內生動力與形象塑造

  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 王愛麗

黑龍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王愛麗。東北網記者 李倩 攝

  2012,以張麗莉為首的龍江英雄集群式湧現,綻放出美麗絕倫的人性光輝,展現出新時期龍江人的精神風貌,感動龍江,感動中國,感動世界,一個大美大愛的龍江再次讓舉世矚目。

  歷史告訴我們,這一現象的產生絕非偶然。亙古至今,黑龍江從來就是一塊英雄輩出的熱土。大美大愛龍江開發建設的偉大歷程,是一部開放包容、無私奉獻、追求崇高的雄渾史詩,有著歷久彌新的內生動力;面向未來,大美大愛龍江以深入貫徹落實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吉炳軒同志關於“建設大美大愛龍江”指示精神為主旨,以對內強化文化認同、對外再塑文化形象為目標,將有助於我省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的整合,有助於新時期龍江精神的提昇,有助於凝神聚力、促進龍江更好更快地發展。

  追求崇高,“大美大愛龍江”的內生動力

  豐富的歷史遺存,無疑是一場文化閱讀的盛宴——歷史上鮮卑、女真、蒙古、滿族等逐鹿中原的天之驕子,篳路藍縷的闖關東人,忠貞報國的愛國志士,新中國開發建設北大荒、大慶、大興安嶺中無私奉獻的創業者等,用青春、血汗乃至生命鑄就了獨具移民特質和崇高品格的黑龍江區域文化精神,已成為大美大愛龍江不竭的內生動力。

  大愛鑄就大美。歷史上哈爾濱善待2萬多猶太人和黑龍江方正善待5000多日本婦孺遺孤,留下了讓世界矚目的人道主義光彩記錄,彰顯著大美大愛龍江的文化底色;十萬轉業官兵、下鄉知識青年等在開發建設黑龍江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的龍江精神,飽蘸著龍江人艱苦創業、愛國奉獻的崇高情懷,展示著大美大愛龍江的文化內核;從“最美女生”、“最酷爸爸”,“最帥小伙”再到“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軍人高鐵成”,演繹了龍邊的正義與溫情,再現了新時期龍江“草根英雄”大美大愛的崇高情懷。

  大美烘托大愛。黑龍江有著神奇瑰麗的自然之美,大森林、大湖泊、大濕地、大界江、大平原、大冰雪等,遼闊浩瀚,氣勢磅礡,異彩紛呈,美侖美奐;黑龍江更有博大厚重的人文之美,人與自然天人合一、人與人友善關愛、人與社會和諧共處。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廣袤雄渾、冰雪嚴寒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移民文化、多元共融的社會生態壞境,養育了龍江人粗獷豪放的氣質,質朴率真的品性,熱情大方的特質,也造就了龍江人包容海涵的氣度,無私崇高的品格。正所謂“南國有纔俊,我地多豪傑“ ,龍江人以古道熱腸、真誠善良、重情重義的大美大愛形象而聞名於世。

  大愛鑄就大美,大美烘托大愛。大美大愛,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和高尚情操、更是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的交相輝映,和諧統一。

  鑄魂固本,“大美大愛龍江”的形象塑造

  如何整合昇華、傳承高揚大美大愛的龍江精神、再塑龍江文化形象、促進龍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又好又快發展?應該從深化理論研究、加強道德教化、突出主題實踐和拓展宣傳載體等方面下功夫,使“大美大愛龍江”的形象塑造成為鑄魂固本的有效措施,成為龍江人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實現文化自強的有效載體。因此,特建議如下:

  深化理論研究,鑄就精神之魂。要進一步深化大美大愛龍江的理論研究,為繼承、弘揚龍江優秀精神,再塑龍江形象,凝神聚力推動龍江更好更快發展提供理論支橕。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纔優勢,借助外腦和智庫,加強對大美大愛龍江的精神內涵、內生動力、時代特征、意義價值等方面內容的系統研究,並重點就如何發揚光大開展對策性、應用性研究,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要不斷地昇華,在整合中壯大,在傳承中高揚,讓大美大愛的龍江精神成為跨越時空、穿越心靈的強大精神動力,成為全面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龍江的決定性力量。

  加強倫理教化,培育人文精神。要特別加強倫理教化,把大美大愛龍江精神的宣傳與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文化啟蒙讓他們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誠信自律、關愛他人、珍視自然等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並使其內化為精神品格;把大美大愛的龍江精神與全省廣大乾部群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使之盡快內化為全省廣大乾部群眾的自覺精神追求,學會和諧地處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提昇黑龍江人的文明素質和整體形象。

  突出主題實踐,促進道德養成。要秉承大美大愛龍江主題實踐活動的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在廣大青少年和乾部群眾中深入開展“尋找溫情,發現感動“的道德互動活動、“厚積小善,匯愛成流”的道德實踐活動、“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德體驗等系列活動,促進道德養成。要通過尋找真情,追求崇高,發現大美大愛。不斷地追求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美的交相輝映、和諧統一,追求人與自然天人合一、人與人友善關愛、人與社會和諧共處。要通過厚積小善,匯愛成流,踐行大美大愛。在全社會倡導“勿以善小而不為”,奏響大愛的主旋律,讓大美大愛匯聚成流,並內化為龍江人的素質品格,轉化為乾事創業的動力。

  拓展宣傳載體,弘揚核心價值。要在深化理論研究、加強倫理教化、突出主題實踐的基礎上,拓展宣傳載體,充分利用中心組學習、領導乾部報告會、哲學社會科學講座、各級黨校培訓和文學藝術作品開發等形式,深化龍江優秀精神資源的宣傳和普及,強化文學藝術作品的陶冶和激發。特別是要善於利用新媒體,擴大輿論宣傳,使大美大愛龍江成為我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要通過再塑形象,鑄魂固本,高揚大美大愛。設立並啟動“文化形象建設工程”,開展以“感知龍江,塑造形象”黑龍江文化形象名片推薦等系列活動,力求將此項工程辦成對內增強文化認同,對外再塑文化形象的文化品牌工程,辦成廣泛宣傳大美大愛龍江,積極建設大美大愛龍江,讓更多的人關注龍江、認識龍江、熱愛龍江的文化盛典。

  要不斷地拓展載體平臺,強化輿論宣傳,以文化定成敗,以道德比高下,以精神論贏輸,讓“大美大愛龍江”的嶄新形象享譽全國、聞名世界,成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讓“大美大愛”的龍江精神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