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6月27日訊 在樓下的集貿市場買了半塊西瓜,吃過後第二天出現腹瀉,與商家協商無果,哈市市民劉女士將此事投訴到省消協。近日,省消協受理了多起消費者因食用在超市、水果店購買分塊銷售的水果後,出現腹瀉、嘔吐的投訴。省消協發布消費警示,夏季消費者慎重購買超市或商場內分塊銷售的水果。
夏季到來後,切開後水果的保鮮期明顯縮短。據了解,經省消協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分塊水果被保鮮膜覆蓋後,消費者很難辨別它的新鮮程度,經營者經常將過了保鮮期的分塊水果擺上貨架繼續銷售,消費者購買食用後出現腹瀉、嘔吐。
據專家介紹,水果切開後,維生素C容易在空氣中快速氧化,高溫及陽光照射會使營養成分迅速降低。此外,如果水果沒有經過清洗處理,表面附著農藥、動物排泄物或沙門氏菌等污染物,用刀具切開時就會經刀具傳給食用部分;切開的水果在室溫下存放太久,會滋生大量細菌,食用後會造成腹瀉等不良反應。
省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水果時要盡量購買完整的,如果一定要購買分塊水果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是留意包裝是否完整,是否用保鮮膜保存;二是仔細觀察水果外觀是否完好,有沒有變質、長毛、霉爛的痕跡;三是注意保質期,一般分塊的水果都是當天銷售的,如果發現不是當天的,盡量不要購買;四是買回家後如不立即食用,應放入冰箱內冷藏儲存。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