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又是一年畢業季 高校學子舉行『告別式』
2012-06-27 21:26: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畢業生們用自己的方式與大學說再見。

畢業生們在黑龍江工程學院主樓前合影留念。

黑龍江工程學院的學子們用畫面定格在學校最後的瞬間。

  東北網6月27日訊 (記者王蕊) 又到一年畢業時,又是一年離別季。4年的大學生活為莘莘學子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在即將到來的7月,他們將紛紛背上行囊奔赴自己的夢起航的地方。

  過往的4年間,在滿是陽光、朝氣的校園裡,留下了他們輾轉於各個教室時匆匆的身影;4年間,在嬉笑打鬧中,他們收獲了同學間深厚的友誼;4年間,一個個讓人叫好的成績記錄著他們當時揮下的汗水,終於為自己的理想插上翅膀。

  而畢業季迎面而來的時候,高校的學子們沒有留下難捨的淚,他們用最特殊的方式記錄下最難忘的“告別式”。

  “簽名牆”上留寄語載滿心中感恩與留戀

  在黑龍江大學的足球場上,一幅以“感恩·奉獻·青春·起航”為題的簽名牆格外醒目。條幅長33米,高2米。簽名牆的主體中心區域寫著此次活動的主題,並按學院分成了32個部分,畢業生們用“感謝您,母校!”、“學弟、學妹們加油!”等真摯的話語表達了自己的心聲,“牆上”寫滿了同學們的名字和他們的真心話,抒寫對母校、師長、學弟學妹們誠摯感言。

  他們或送出祝福,或吐露心聲,薄薄的簽名牆承載了畢業生們對母校及自己在校時光的深深不捨與留戀。

  “當我在簽名牆上寫下名字的那一刻,突然感覺到我的大學生活真的結束了,想到了我相處多年的老師和同學,想到了我在黑大校園裡度過的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反倒讓我更加懂得感恩的意義,感謝一直培養我的母校,感謝一直對我諄諄教導的師長,感謝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朋友,也謝謝我們的“簽名牆”,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在即將離開母校的時候,留下了最美好的瞬間。”來自黑龍江大學研究生學院的應屆畢業生王凱歌說到。

  來自新聞傳播學院的2011級學生張洪源是此次活動的志願者,她說:“看到學長學姐們在簽名牆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祝福,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要更加努力,讓自己度過無悔的四年。”


 

  書信一封留真情給未來“新房客”留言

  在黑龍江大學,給未來“新房客”寫信的活動在各寢室內火熱進行。

  去哪裡打水會快一些,去哪個窗口吃到的面條更香,哪個自習室是考研自習室,哪位老師的課堂格外令人期待……

  在黑大各寢室樓內,都有一個指定的收件箱,畢業生們可將自己對學弟學妹們的千言萬語化為一紙飛鴻,將自己大學四年的所感所悟或贈言,或將自己在這片校園中的生活“攻略”告訴給“新房客”們,讓“老房客”透過濃濃筆墨香氣為自己的大學時光留下美好回憶。書信,成為了連接“新房客”與“老房客”的橋梁。

  參加此次活動的一名志願者告訴記者,大一新生剛入住寢室總會有多少的不習慣、不適應,通過學長學姐們信件不但可以拉近自己與這所學校、這間寢室的距離,更會對日後的學習生活有較好的了解。這些手寫書信更像是“新房客”的歡迎信。

  “這種方式很特別,我特別喜歡以這種形式將我們的祝福傳遞給學妹們,讓她們感受到來自學姐們的溫暖關懷,這些我們用時間總結出來的‘攻略’終於可以延續下去了!真是期待那位在未來會讀到我所寫的信的學妹,在四年的大學時光過的愉快”,來自西語學院的畢業生紀爽對記者說。

  忽而夏至畢業季祝福留白“青春紀念冊”

  忽而今夏,畢業不遠。六月離歌,別情弦上。畢業季,從青澀稚嫩到堅定鏗鏘,歲月褪去嬌柔,因著知識和友誼,收獲成長和力量。看,在黑龍江工程學院的青春紀念冊上,不是畢業生們在訴說不捨情腸,是學弟學妹們在訴說著眷戀感恩,訴說著豪情萬丈——

  “站在偌大的校園裡,大概每一位將要離開的大四的學長都有這麼一個感覺:工程學院,和你說聲再見,真的好難!在很多宿捨的角落裡,都會有幾支酒瓶落寞的倚在牆角。未來,是擺在學長們面前一條艱難的道路,但是我相信,從我們工程學院走出的學子永遠不會對未來低頭。有的,只是不停追逐自己夢想的腳步。祝福你們,學長!”

  ——測繪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原鵬

  “你即將離開昔日夢想的舞臺,去橫越未來廣闊的河流。在你轉身的瞬間,是否看見花樣的四年、老友的笑臉?是否聽見同窗的故事和園丁的忠言?此刻的你懷揣著祝福與希望,滿載著成長拼搏的足跡,翱翔於更廣闊的天際。祝大四畢業生:芬芳歲月,宛若從前。宏偉壯志,終將實現!”

  ——經濟管理學院大二學生李思玉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的道一聲‘再見’。這一句再見,凝聚了多少甜蜜的回憶;這一句再見,蘊藏了多少醉人的往昔。前方的路還很長很長,請珍惜今天所擁有的青春和友誼,將未來生活的花蕾澆灌地更加動人美麗。 ”

  ——人文與社會科學系大三學生於學萍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