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李華虹 孫瑜淼 記者 王蕊)6月28日是“國際癲癇關愛日”。記者從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舉行的義診活動上獲悉,癲癇並非人們意識中的“不治之癥”,神經內科朱雨嵐主任特此提醒,只要找准發病因,選對療法,接受專業的規范化治療,癲癇患者是可是擁有正常人的健康生活的。

哈醫大二院舉行癲癇病義診。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癲癇患者已達到1000萬人,而且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癲癇缺乏正確的認識,在診斷和治療上存在諸多誤區,造成了相當一部分癲癇病患者病情反復、久治不愈。
54歲的趙女士是有8年病史的癲癇患者,與別人不用的是,趙女士在8年之內僅發作了2次,由於趙女士自己心裡存有顧慮,怕別人知道自己有癲癇病後沒法像原來一樣工作和生活,於是沒有告訴家人和朋友,擅自找了一些治療癲癇的藥物進行控制,以為會悄無聲息地把病治好,但一年來卻出現了很多身體不適,嚴重影響了她的生活。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主任朱雨嵐教授發現,該患者8年以來服用的藥物是非正規藥物,藥物的副作用對患者的肝髒、造血功能、中樞神經等均造成了不可恢復的傷害。
醫生指出,癲癇包含了多種類型,治療也存在很大的差異。由於多種原因都可能造成癲癇發作,需要積極尋找癲癇的病因,其診斷和治療需要很強的專業性和系統性。據統計,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每月接診癲癇患者近600人,大量臨床研究表明,癲癇病人經過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治療,約80%的病人,其發作可以得到控制,50%—60%的病人經2—5年的正規治療可以痊愈,絕大部分癲癇病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
醫生表示,目前,臨床上6成的病人都沒有得到正規的治療,由於自己亂用藥、不遵醫囑、羞於治療等原因,錯失了治療的實際,錯誤用藥讓病情“南轅北轍”,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惡果。因此,醫生提醒,如果發現有癲癇的癥狀,一定要盡早就醫,尋求科學的規范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