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棋王呂欽在比賽現場。李景濱 攝
黑龍江日報7月2日訊 6月30日,七臺河市桃山公園的廣場上,舉行了“南棋王”呂欽與“北棋王”趙國榮領銜的五位象棋大師,每人輪戰20位當地棋手的廣場象棋賽。
上午9時開始,天空細雨綿綿。廣場上擺了五個場子,每個場子二十人。共100名棋手。五位象棋大師被圍在由各自對手的棋桌圍起的空間裡,踱步到每個棋盤前下一著棋,幾乎沒有停頓思考的時間,接著下下一個棋盤的棋。車輪戰進行了一個半小時,最終呂欽意外失手一盤,兩盤和局。趙國榮一盤未失,也有幾盤和局。其他來自省棋院的聶鐵文等三位大師,也負了兩盤。
負責這次活動的七臺河市副市長鄭君橋說,七臺河市極為重視群眾體育活動,舉辦這次“南北棋王車輪戰”,可以讓七臺河愛好象棋的孩子們從小就領略大師的風采。
場外論“棋”
日前,記者有幸與呂欽和趙國榮同車前往七臺河市參加“南北棋王車輪戰”活動。這兩位南北棋王,都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可是依然寶刀不老。總積分排名:呂欽第四,趙國榮第五。相比之下,與他們年齡相近的棋手大都退出了棋壇,還在征戰的也都排名靠後。就在十天前,呂欽還獲得第4屆句容茅山杯全國象棋冠軍邀請賽的冠軍。
趙國榮對記者說,你說呂欽很厲害,這可不夠准確。他可是當今獲得冠軍最多的人,是名符其實的冠軍王,稱為一代棋聖也不過分。若說前一代胡榮華創造了個人賽十冠王的神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論各類重大比賽的冠軍數,呂欽卻是後來居上的。
呂欽說,十年前,趙國榮和我都處在鼎盛時期,冠軍的爭奪往往就在我們兩人間進行。近幾年新手輩出,兩人高峰論劍的機會漸少,但每年聯賽常有交手。勝負應該說差不多。
趙國榮和呂欽年齡只差一歲,出道都很早。兩人都是七八歲開始迷上象棋。呂欽出生在廣東省惠東縣一個村子裡,最初下棋的對手是村裡的老人,很快村子裡就沒有對手了,之後殺到了公社,最後殺到省裡,調到廣東省象棋集訓隊。趙國榮出生在哈爾濱市道外區,也是從街頭棋攤上殺出來的。十二歲時因在哈爾濱少年棋賽上奪冠,得到一代大師王嘉良的青睞。王嘉良家也住道外,與趙國榮家只隔幾道街。從此,趙國榮就成了王嘉良家的常客。
呂欽1986年獲得首個個人全國冠軍,時年24歲。4年後,趙國榮也獲得了首個個人全國冠軍,時年29歲。新一代南北棋王的爭霸從此開始。“南楊北王”也變成了“南呂北趙”。
黑龍江省和廣東一南一北,為中國象棋的兩個重鎮。但近年來,江浙一帶棋風漸盛,北京去年還聯賽奪冠。相比之下,黑龍江省的象棋整體水平有下滑的趨勢。去年全國聯賽中我省象棋隊在最後5輪時曾一度排名第一,但最後階段卻不能一鼓作氣,最終屈居第五。
呂欽認為,黑龍江隊年齡結構偏大,並且除趙國榮之外,沒有超一流選手,最後不能奪冠也在情理之中。廣東的象棋賽事要比黑龍江多,甚至一些學校還把象棋設為必修課,比如他的老家惠東縣就如此,人人都會下象棋。另一個原因就是氣候,南方人有更長的時間在戶外,下棋的人比北方要多。
呂欽與趙國榮的妻子都是棋手,兩家的孩子也都是女兒。呂欽的女兒現在讀大一,上小學的時候學過國際象棋,但對棋類卻沒有任何興趣。趙國榮的女兒14歲了,與母親學圍棋,水平是業餘5段,在同齡中並不是最拔尖的。趙國榮說,棋類的天分似乎並不遺傳,很少冠軍的子女還能成為冠軍的。
呂欽說,現在很多孩子小學沒讀完就開始專業的圍棋訓練,荒廢了學業,他不贊成。他說,冠軍畢竟是少數,不應當逼孩子走這“華山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