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傳說中的金牌主持!
東北網7月3日訊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哈爾濱婚慶市場上,婚慶公司魚龍混雜,服務標准不明確,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現象嚴重,令婚慶消費者權益屢屢受到損害。2日,從事婚慶服務行業多年的朱先生透露,冰城婚慶市場有很多黑幕,包括司儀、婚車、婚紗及攝像等方面。同時提醒准新人,不要上當受騙。
“金牌”主持遍地都是
“遍地都是‘金牌’主持。”業內人士朱先生說,婚慶司儀是一個薪酬不菲的行業,一次婚禮就能賺到1000元到3000元甚至上萬元的酬勞。在這個行當裡,有專業,有兼職,可因為缺少管理與約束,貓兒膩挺多。目前,婚慶行業內所謂“金牌”主持多是自己封的,很多證書都是他們從一些不正規的“司儀比賽”買來的,這也是“金牌”主持遍地都是的原因。很多新郎、新娘花了請金牌主持的價,未必能享受到金牌主持的服務。
記者走訪哈市多家婚慶公司發現,目前婚禮主持人尚無統一評定標准,對主持人素質並不特別看重,只要消費者認可,身價就高。“金牌”主持一般是電視臺知名主持人,價格在1萬元至3萬元;“知名時尚”婚禮主持人,價格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普通主持人在500元左右。
准新娘張小麗士告訴記者,她一直在為找婚禮主持人發愁。掛著金牌、知名等頭銜的婚禮主持人太多,讓她無法分辨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偷梁換柱賺取高利潤
婚禮用品上偷梁換柱賺取高利潤,是一些婚慶公司慣用手法,其中花卉、婚禮現場設備是主要部分。據朱先生介紹,婚慶中使用的鮮花分進口、國產兩種,進口鮮花價格是國產鮮花的幾倍。實際裝飾中,婚慶公司多用國產鮮花冒充高價的進口鮮花。很多婚慶公司每樣東西使用次數都在3次以上,但告訴消費者都是新的。另外,很多婚慶公司大量使用無產地、無驗證甚至無商標的燭臺、杯塔、仙侶球等婚慶器材。這些“三無”器材在發生人身安全或影響整體婚慶效果時幾乎投訴無門。
業內人士朱先生說,很多婚慶公司辦的只是中介業務。很多婚車處於散養狀態,而公司只起個召集作用,這樣一來,婚車就極其不穩定。常會發生訂好的婚車到用時發生變化,不是車型變了,就是品牌變了。如訂的是新款豪華車,到時來的是舊款;本來你訂的是寶馬,結果來的是寶來……婚車出現“異常”,在婚宴高峰期最為明顯,而費用仍是按事先約定的價格收費。
“黑婚慶”佔到四成
由於婚慶行業入行門檻低,因此婚慶公司較多且魚龍混雜。哈市目前登記注冊的婚慶禮儀公司595家,兩年未年檢的佔20%左右。據不完全統計,哈市從事婚慶行業服務的有近千家,其中“黑婚慶”公司佔四成。
“不少婚紗店不以出租婚紗來掙錢,而是靠退婚紗時挑毛病來賺錢。租方還婚紗,婚紗店會挑出很多毛病,說婚紗被燙個窟窿了,弄髒了等等,並針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扣錢。而實際上,這些問題早就有了,只是租用者取婚紗時沒注意,結果給婚紗店留下做扣的空間。”朱先生透露,這種“二次消費”還有婚紗照拍攝後多選出來的照片、加放、加冊、特殊處理等。
“多數新人以為門臉大的公司就意味著規模大可信度高,這種想法很天真。”朱先生說,按理說,規模較大公司辦婚禮水平會很高,事實上有時候大店活攬多了會將活轉包給小店。大店要價15000元,小店5000元、8000元就可搞定,大店從中漁利。
婚慶行業待規范
省婚慶禮儀行業協會會長王光表示,目前哈市婚慶行業存在很多問題,從業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婚慶禮儀運作流程需進一步改進,服務質量離標准化、專業化還有差距。婚慶入行門檻低,業內存在不良競爭,導致婚慶公司良莠不齊等問題,都直接影響到婚慶行業的整體形象和服務質量。目前,最為緊迫的是建立和完善針對婚慶公司及其服務的監督體系和懲罰機制。這不僅需要法律法規的完善,更需要在相應的行政執法部門的監管;同時將行業協會的自律與媒體的輿論監督以及群眾的投訴監督相結合。只有在法律和制度完善的前提下,通過各種渠道加大對婚慶公司的監管和監督力度,纔能真正規范婚慶市場。
哈市工商部門將在哈市開展對婚慶市場進行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和重點打擊婚慶服務行業領域的“黑婚慶”、合同欺詐、霸王條款、酒店強制收費以及虛假宣傳等行為。凡在哈市范圍內從事經營婚慶策劃、婚紗租售、婚禮攝影(像)、婚禮主持、婚車出租、承辦婚宴等與婚慶服務行業有關的活動,均在專項整治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