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加速跨越爭先 建設幸福海林——海林開展三創活動紀實
2012-07-03 15:21: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國雪鄉美景如畫。

  東北網7月3日訊 題:加速跨越爭先建設幸福海林——海林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紀實

  金海龍 譚龍翔 記者侯巍

  昔日,一部書《林海雪原》,一出戲《智取威虎山》讓海林家喻戶曉。如今,中國優秀旅游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黑龍江省“十強縣”、黑龍江省“三優”文明城市示范市再次使海林名揚天下。伴隨著創先爭優活動的和煦春風,海林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領導乾部緊緊圍繞“加速跨越爭先,建設幸福海林”的主題,以打造東北地區最幸福的城市為目標,堅持“創先爭優”與項目建設、城市發展、民生工程等中心工作相結合,使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快速、均衡、可持續發展。2011年,海林市被評為全省基層黨建先進縣,2012年,被評委全省“創業、創新、創優”先進市委,去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市委。

  六月的海林,烈日炎炎。

  放眼林海大地,和天氣同樣“火熱”的是該市蓬勃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項目建設激戰正酣,呈現出一幕幕激蕩人心的創先畫面;城鄉統籌穩步實施,湧現出一個個催人奮進的爭優典型;利民實事紮實推進,湧動起一股股執政為民的創爭熱浪…… “一個組織,一個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海林市640個基層黨組織, 13000多名黨員高擎“創先爭優”大旗,奔走於大街小巷,穿梭在機關企業,奉獻在群眾需要的角角落落。這是圍繞發展大局、爭科學發展之先的生動實踐!

  這是結合服務群眾、創社會和諧之優的動人畫卷!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推動科學發展中創先爭優

  推動海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科學准確地調整海林發展理念。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海林市緊緊抓住省委深入實施“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和牡丹江確定“求實創新,跨越爭先”的發展要求,在深化市情認識,認真研判形勢的基礎上,確立了“加速跨越爭先,建設幸福海林”的發展戰略。提出了強化“一個支橕”(產業項目),加速“兩個建設”(城市建設、園區建設),實現“四個突破”(產業轉型、城鄉統籌、生態旅游、社會管理)的發展思路,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園區增效、城市靚麗、城鄉統籌、富民增收等在內的“十大工程”,唱響了海林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主旋律。

  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創先爭優,科學發展,說到底就是對經濟實力的檢驗。

  今年“動工之春”集中開工109個項目,投資總額達255億元。與蘇州榮氏集團簽訂80億元大單,戰略性開發新城區和工業園區。在跨越爭先進程中,海林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施富民工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做好“幫貧解困”工作、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實施《意見》,以及開展“作風建設深化年”、“十大工程落實年”等一系列有力舉措。

  海林市緊緊抓住經濟發展這個“牛鼻子”,在加快經濟發展中創先爭優。海林市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雙輪驅動”,對引進項目實施看投資、看稅收、看效益、看拉動、看附加值“五看標准”,重點上稅收增長型、產業拉動型、基地帶動型產業項目,並實現了投資數量和質量雙豐收。先後引進了亞洲最大木地板骨乾企業臺昇國際、亞洲頂級影院管理集團橙天娛樂、國內民營百強企業榮氏集團、國內機械制造百強企業徐工機械等戰略投資者,浦康機械、超級活性炭、先鋒集團LED等一批產業項目相繼落戶海林。組建了北京上海等4個辦事處,成立6個產業招商組,構建起遍布全國的招商網絡。三年來,共引進項目467個,建成項目118個,產業項目比達到80%以上。

  2011年,海林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1.9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7億元,全省“十強縣”工業發展、財源建設、民生工作、經濟總量增幅四個單項指標,全部進入“十強”,成為全省唯一獲得“大滿貫”的縣份。在此基礎上,2012年上半年海林市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新高,全市GDP預計完成68.7億元,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33.2億元,同比增長50%;全口徑財政收入預計完成9.6億元。


 

  廠房林立的國家級海林經濟技術開發區。

  海林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經濟發展的“橋頭堡”,是海林承接產業轉移的首選區。近年來開發區不斷提質增效,2011年納稅突破3億元,成為該市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的動力之源。目前,實現了12平方公裡“七通一平”全配套。引進了牡丹江大學海林校區,規劃建設了商貿綜合體、農貿大市場、會展中心,建成了全省最大的臺資項目儷淶國際酒店、全省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園區。目前,入區企業達110戶,合同引資105億元,已成為海林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增長極”。海林市還堅持“一區多園”理念,規劃闢建了中小企業園、柴河工業園、先鋒產業園等5個專業園區,打造“園中園”,拓展了園區空間。

  大項目成就大建設,面對新一輪全國性產業結構調整,海林市把更遠的目光鎖定在了“十二五”。未來五年,海林市將全力爭創全省科學發展先行區、轉型昇級示范區、統籌城鄉樣板區、社會管理實驗區。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五年翻一番;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四年翻一番;工業增加值實現四年翻一番;用於民生投入實現四年翻一番;綜合實力在全省“十強縣”位次穩步前移,力爭步入全國“百強縣”行列……

  天時,地利,人和。海林全市上下擰成一股繩,你追我趕,創先爭優。

  轉型提檔跨越昇級在環境建設上創先爭優

  創先爭優,就是要創科學發展之先,爭科學發展之優。

  行進在創先爭優的征程中,海林一路凱歌,一路喜悅。

  走進林海小城,這樣美麗的圖畫,像電影一樣不斷在眼前閃現: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和富有現代氣息的樓群小區構成的色彩厚重的油畫,各具品位的廣場和公園構成的素描小品,城市綠地和繁華街景構成的工筆風景……

  無疑,繪就這些美麗圖畫的,是這座城市的設計者和建設者。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海林正以創建“三優”文明城為抓手,堅持把“創先爭優”理念融入城市建設每個細節,高目標定位,高起點謀劃,高質量建設。

  城市的布局,總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城區的擴展而不斷地調整。如今,隨著海林新老城區的不斷昇級和逐漸融合,一幅現代化城市藍圖日漸清晰。這些成就讓人們不禁期待一個更美的海林。

  著眼“十二五”,海林市在城市建設規劃上,既放寬眼界又獨具個性。

  ——堅持高起點定位,提出了:引進先進理念,達到“大連”標准。

  ——堅持前瞻性定位,確定了“五十年不落後”的建設標准。

  ——堅持高格調定型,以“三優文明城”、“國家文明城”、“國家衛生城”、“國家環保模范城”、“全國平安縣”為目標,實現城市建設與經濟建設的有機結合。

  為更好指導城市發展,海林市委托黑龍江省城市規劃設計院開始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為加快全區城鎮化發展和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按照全市打造“東北一流、龍江領先、中等規模”的幸福之城的總體思路,尤其注重品位的提昇,確定了打造集會展商貿、購物游玩、影視娛樂完備的休閑旅游城;東靠園林、北跨高鐵、南接海浪河的生態宜居城。為突出城市的個性與特色,確定了打造以環城環島、景觀大道為主的現代交通體系;以中式、韓式、俄式、簡歐為主的樓宇建築體系;以水、電、熱、氣、通訊為主的地下管網體系;以公園綠地、噴泉水景、大樹綠籬為主的綠色生態體系。

  高目標離不開高品位。三年來,海林市累計投入80億元重點實施“棚戶區改造”、“城市靚點”、“路網暢通”三大工程。建成了西河路、海煙路、子榮街等一批景觀大道,拆遷棚戶區80萬平方米,1.24萬戶群眾住上樓房。實施大樹、花草、園林“三進城”,建設“森林城市、綠色海林”。新建擴建雪原公園、人民廣場、互通區廣場等15個公園廣場,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特別是今年,下大力氣建設城市,推進交通環島、噴泉水景、街路廣場、地下商業街、樓體立面改造、棚戶區改造,建設會展中心、老乾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都緊緊抓住了乾部群眾關注的熱點,抓住了創先爭優的核心和根本,從城市建設、人居環境、社會保障、幫貧解困、醫療救助等方面,構建起了全方位、立體式的民生保障網。

  高遠目標離不開創新機制。海林市在制定未來五年規劃時明確了建設“東北一流、龍江領先、中等規模”的現代城市的目標,並納入海林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戰略。將提昇城市競爭力、塑造城市個性魅力、提高城市綜合實力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牡丹江大學海林新校區。

  服務群眾改善民生在促進社會和諧中創先爭優

  創先爭優,最終的目標就是讓群眾得實惠。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海林市始終堅持以“民生”為坐標,不僅要在目標定位上“創先爭優”,更要在成果共享上“創先爭優”,始終把“創先爭優”活動,作為民生改善的落腳點和著力點,讓發展成果更廣泛地惠及群眾,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反響最強烈、呼聲最高的問題,海林市把“民生”細化為就業、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交通、再就業、救助困難群體、配建廉租房等利民實事,並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民生政策。年初向群眾承諾,年末向群眾報賬。

  三年全市累計投入8.3億元,高標准、高質量辦結了110件“利民實事”,使城鄉居民分享到了“幸福海林”建設的發展成果。今年海林市進一步做大“民生蛋糕”,又籌資6億元,為百姓高標准辦理利民實事34件。民生實事件件著實,民生支出一路領跑,海林正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在新農村建設上,海林市堅持以統籌的理念帶動新農村建設整體提昇。以“新農村、新農民、新產業、新社區、新生活”為目標,大力發展農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海林市把選擇好的富民產業作為創先爭優的基礎性工作,努力培育食用菌、蔬菜產業健康發展,推動農民致富增收。今年,全市食用菌可發展到12億袋,拉動農民人均增收突破萬元。

  深入實施“教育強市”戰略,高考成績連續9年位居牡丹江各縣市之首;構建了“三級”衛生醫療網絡,建設全省縣級標准最高的人民醫院;購置巡回醫療車,免費為112個行政村提供服務;不斷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五險”實現擴面增量……教育、衛生、社保、就業、安居……一縷縷民生陽光正讓海林百姓感受著黨和政府的溫暖。

  “下水道堵了,鄰裡之間產生矛盾了,工作生活有困難了……有什麼問題,只要一個電話,社區的工作人員不出5分鍾就能上門幫助解決。”在創新社會管理過程中,海林市堅持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啟動了3個社區綜合改革試點,實行市垂直管理,縮小服務半徑,提高服務質量。成立社區服務中心,推進警務、調解、就業、信訪、文化“五進”社區,構建“5分鍾社區服務圈”。同時,在社區全面推行“一站式辦公”群眾工作機制,實施就業增收、素質提昇、全民健康、安居宜居、暢通安全、救助解困等民生保障工程,實現了社會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觸及每一個老百姓。

  民生,猶如神經末梢,豐富細微而又極為敏感,時刻牽動著經濟發展的中樞。海林市委、市政府的每一項重大決策,每一個發展規劃,每一場專項行動、每一次走訪調研,都踐行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真諦,都浸透著濃濃的民生情懷。

  黨建創新夯實基礎在推進舉措上創先爭優

  2010年4月,創先爭優的號角在全國吹響。海林市順勢而為,努力完善推動機制,提高黨建水平,加快科學發展,實現全面創先爭優,一系列旨在固本強基的有力措施,轉化為黑土地上執政為民的生動實踐,為“加速跨越爭先,建設幸福海林”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工作成敗,關鍵在人。

  “加速跨越爭先,建設幸福海林”的美好藍圖能不能變成現實,歸根到底要靠全市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要靠廣大黨員和各級乾部的創造力和執行力。”新一屆海林市委一直這樣認為。

  


 

  人民廣場。

  為此海林市以黨建創新為重點,在推進舉措上創先爭優。為了保證“十大工程落實年”活動,每項工作的快部署、快落實、快執行,海林市對照“十大工程”任務,每名市級領導承擔一項重點工程,對標達標,合力推進。同時借助平衡計分卡先進管理工具,建立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對每項工作都定目標、定責任、定獎罰。為了解決工作落不實的問題,海林市每個季度召開一次重點工作匯報會,采取脫稿匯報、多媒體演示方法,由市委常委、議政顧問、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現場評價打分,保證工作落得實、落得快、落得好。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政黨先進之需、國家興盛之要。站在發展的拐點上的海林始終把學習型黨組織創建牢牢抓在手上,制定了黨員乾部三年培訓計劃,創造性地開辦“林海大講堂”、“百姓大講堂”。今年,海林市還將選派200名領導乾部到北大、清華等高校和發達地區培訓,進一步開闊乾部視野,提高能力本領。

  正確路線確定,乾部是決定因素。“一定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乾部選拔上來。”

  近年來,一場場大規模的“公開比選”活動,在林海大地迅速鋪開。這是海林發出的“求賢令”,更是優秀人纔脫穎而出的“點將臺”。三年來,海林市共公開比選科級崗位122個,佔全市乾部調整的一半以上,居牡丹江各縣市首位。一批綜合素質好、年富力強、有發展潛力乾部被選拔到領導崗位。今年,海林市還將公選科級乾部10名左右,科級後備乾部50名左右,樹立憑能力選乾部,憑業績定去留的用人導向。

  “胸中始終有大局,心裡時刻有群眾。”這既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動力。

  海林市始終緊緊圍繞“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通過村支書“星級化”管理、城鄉結對共建、社區“黨旗紅”等方式,提昇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推行“一線工作法”,開展了“七個深入一線”、“深入基層、走進一線”等活動,密切乾群關系,接好地氣。

  今年5月,一聲號令,全市300多名科級乾部、科級後備乾部深入到維穩創安、項目招商、園區建設、征地拆遷、街道社區、鄉鎮村屯一線,解難題、提素質、促發展。

  民生事業落地有聲,惠民工程深入民心。各部門、各單位積極把創先爭優作為推動工作的引擎,通過建立“一幫一”救助長效機制,海林市實行領導乾部分類包保包戶,以元旦、春節、端午、中秋四節為重點,分類確定幫扶標准,對全市2187戶困難群眾進行“常年幫扶”。

  一位乾部深有感觸地說:“從百姓家中走出來時,世界觀真的是在改造。這種改變是有分量的。只有走進老百姓家裡,纔能走進百姓心裡。”

  如今,創先爭優已成為推動海林全市發展的內動力,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完成重點任務、破解發展難題上創先進、爭優秀。在重點難點工作中,黨員乾部乾給群眾看,帶著群眾乾,做到了全市中心工作在哪裡,黨員就參與到哪裡、服務到哪裡。

  在謀求轉型跨越發展的道路上,海林市正信心百倍、步伐矯健。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