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7月4日訊 近年來,哈市一些大型商場、超市相繼推出室內兒童游樂場所,頗受歡迎。但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室內兒童樂園存在通風不良、衛生狀況令人擔懮的隱患,且缺乏相應法律法規監管。3日,哈市消協提醒家長,帶孩子到室內游樂園玩耍時,要選擇正規的、證照齊全具有安全措施的場所,並要仔細觀察其衛生、安全等環境是否良好。
記者調查
兒童樂園衛生隱患多
3日,記者來到了中央大街金安國際購物廣場4樓兒童游樂園,此時園內正有幾個四五歲的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玩耍。記者進入園內,發現海洋球區域的黃色海洋球上沾著黑色的污漬,一個穿著紙尿褲的男孩在裡面玩耍,一不小心就坐在了這些球上面。旁邊的蹦蹦床上,兩個孩子歡快地跳著,而跳床上紫綠相間的條紋網上卻布滿了水漬與污垢,四周粉色的海綿墊上也是黑跡斑斑。門口的“椰子樹”狀的秋千,由於長時間使用出現了輕微的損壞,孩子們在追逐打鬧中經常爬到上面,雖然距離地面不是很高,但也存在安全隱患,“秋千”隨時都有被“折斷”的危險。
在大潤發超市南崗店的歡樂堡“童年時光”記者看到,牆壁上貼著有關安全衛生的說明,但記者發現,該場所公告上明確表示“每天進行消毒”字樣,可是孩子們玩的“彈彈球”上面還是滿是灰塵,原本金色的“彈彈球”,儼然變成了有些粘手的黑色“小煤球”。在歡樂堡的最裡面,孩子們非常喜歡玩的“麻繩”秋千,也已經發黑。
監管空白兒童樂園實行“自家標准”
兒童的免疫力比成人低,因此兒童樂園的衛生標准應當比商場、超市的衛生標准高一些。目前,哈市的兒童樂園衛生安全狀況靠的是經營方自律,每家實施的都是,也就是說衛生安全都是“自家說了算”。據了解,我國目前還沒有把兒童樂園列入《公共場所管理條例》的管理范疇。因此,並沒有相應的衛生管理標准可針對商場、超市內兒童樂園衛生狀況進行有效監管。
哈市消協調查顯示,室內兒童樂園因為多是依托商場、超市設立的,其環境相對密閉、無法開窗換氣,所以空氣質量本就不高,再加上一些經營者為了節約人工費用,常常是售票員、管理員、保潔員“一肩挑”,根本無法做到及時清潔與消毒,一些室內兒童樂園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細菌滋生地。而且還經常發生爭搶、踩踏、擠壓等人身安全事件,消費糾紛不斷。
面對這種情況,哈市消協表示,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幼兒園等場所玩具應該每周定期消毒,在一些傳染疾病高發期,還要每天進行消毒。市民希望能早日建立兒童游樂場的衛生規范,做到“有人管、有法依”。更希望兒童樂園的經營者自覺加強衛生管理,及時對場所和玩具進行清洗消毒。
哈市消協提醒廣大家長,在流行病的高發期,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玩耍一定要注意娛樂設施的安全和衛生,避免孩子受傷和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