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肉變成“貴羊羊”,讓很多喜歡吃羊肉的人望而卻步。(資料圖)
東北網7月4日訊 入夏以後,市場上羊肉價格幾乎一天一個價,從不久前的每斤20元左右,漲到現在的每斤近30元。按慣例,每年夏天都是羊肉銷售淡季,而今年夏天我市羊肉價格卻“噌噌”上躥,達到歷史最高價。記者探訪養殖戶、批發商、零售商,了解羊肉價格飛漲的幕後故事
“其實,羊肉價格近年來一直在漲,從10年前的8.7元/斤,漲到前年的17元/斤,現在又漲到了29元/斤,只不過今年的漲價幅度太大,讓很多市民一時難以接受。”我市一家清真肉鋪的老板這樣告訴記者。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29元/斤的羊肉價格仍然不是終點,接下來它還會保持高位運行。
一個月竟上漲20%羊肉價格坐上了“火箭”
進入5月份以來,全國羊肉價格漲聲一片。羊肉價格最高的福建省,每市斤羊肉已經達到40元的高價。一時間羊肉贏得了“貴羊羊”的“美譽”。雖然作為畜牧業大市,哈爾濱也不例外,羊肉價格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上漲到歷史最高位。
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區多家牛羊肉店,據店主介紹,從一個多月前,我市的羊肉價格開始出現迅速上漲的行情。僅5月一個月,羊肉價格平均每斤就上漲了5-6元,漲幅達到20%。
羔羊肉從每斤23元漲到29元,羊排從每斤22元漲到26元。道外區一家清真牛羊肉鋪的老板對記者說:“真沒想到羊肉價格今年會這麼‘瘋長’,我賣牛羊肉幾十年了,這樣的漲勢還是頭回遇到。”
一肉鋪老板介紹,按多年來的慣例,每年夏季基本上都是我市羊肉銷售的淡季,一般在這個季節羊肉的價格都會跌到全年的谷底。因為天氣炎熱,涮羊肉火鍋的人很少,還有一些人認為夏天吃羊肉容易上火,所以羊肉銷量會大大減少,偶爾賣出的也都是用來烤羊肉串兒的,但那點銷量不值一提。只有入冬以後,我市的羊肉銷量和價格纔會漲上去。而今年夏季的羊肉價格卻出現了不降反昇現象,這讓很多肉鋪老板感到反常。
“價格上漲,買羊肉的人就少了,漲價之前每天能賣四五只羊,漲價之後一天只賣一只羊了。”一家肉鋪的老板說,“與漲價前相比,銷量降了70%左右。”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去年只賣六七百元的一只羊,今年已經漲到了上千元。“市場有一定的規律,價格漲得越快,越會呈現供過於求的狀態。加上現在價格已經漲到一定程度,沒有加價的空間,生意很不好做。”很多零售商面對現在的羊肉價格感到很無奈。
零售商感到無奈,批發商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我市一家主營羊肉業務的批發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地表示,現在的羊肉利潤很微薄:“我們買來的進口羊肉,連骨帶肉18元一斤,跟去年相比漲了兩三元。除了不能吃的骨頭和碎肉,平均下來每斤價格合到20多元,現在賣一斤羊肉的純利潤還不到一元錢。”店主指著門前整齊擺放著的一箱羊腿骨說,“現在連骨頭棒子都捨不得扔了,這都是18元一斤來的,剔下來賣了就是想多賺點兒。”一名正在剔羊肉的工人對記者說:“你別看我們乾這一行,自己都快吃不起羊肉了,乾一天幾乎賺不到兩斤羊肉錢。”
這位批發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租攤位每年要1萬多元,請兩個幫工每月每人薪水要2000多元。而羊肉價格猛漲的同時,利潤卻不漲,現在每天都在賠錢。“就算行情不好,也不能提價,來批肉的都是老主顧。如果提價,過兩天萬一又降價了,就把老主顧都傷了,以後就沒有回頭客了。”這名批發商說道,“以前生意好的時候,每天要賣100多只羊,忙得一早上連坐下的時間也沒有。現在只能維持著,就盼著到銷售旺季的時候再賺回來。”
每只羊賺不到200元“羊肉產業鏈”運轉越來越慢
羊肉價格漲了,那麼本地的養殖戶是否賺到了錢呢?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羊肉價格高漲,但養殖戶的利潤非但沒有增加,反而還有所下降,因為隨著羊肉價格一起上漲的還有養殖成本。
王兆民是我市郊區的一名養殖戶,他從2009年開始養羊,養殖數量在60只左右。當時,圈養一只羊的利潤可以達到300至400元,好的時候甚至還會更多。但是讓王兆民沒有預料到的是,接下來的幾年中,羊肉的價格節節上漲,可是他的利潤卻年年下滑。
據王兆民介紹,他剛開始養羊的時候,幼羊的進價僅為每市斤8元,一只羊的價格不過350元左右。而如今幼羊的價格已經漲到了每市斤13元,每只幼羊算下來成本就已經到了近600元。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飼料、飼草價格的上漲,人工工資的增加,致使活羊的飼養成本也越來越大。
王兆民說,一只羊的成長周期為100天,在此期間每只羊所消耗的疫苗、飼料、人工等成本在260元至300元左右。也就是說,從進幼羊到賣出成羊,累計下來一只羊的總成本價為900元左右,比三年前上漲了400多元。“雖然羊肉價格有所上漲,成羊價格也在上漲,但成本價居高不下,導致利潤下滑,每只羊的利潤從原來的300多元降到了200元以下。”
養殖成本增加,導致羊肉價格昇高,也導致市民消費有所減少。王兆民給記者算了筆賬:“如果羊肉10元錢一斤的話有100個人吃,那麼漲到每斤15元了,吃的人就可能不到50個。如果繼續漲價,吃的人也會隨之繼續減少,低銷量、高價格這樣的惡性循環,會使整個羊肉的產業鏈運轉越來越緩慢。”
記者從我市畜牧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全國很多地區都在開展“退牧還草”行動。2008年,為了保護濕地和草地,我市也發出相關禁牧的通知。一時間活羊存欄量出現明顯下降,成羊資源稀缺,養殖戶的利潤大幅上昇,最高時一只羊能給養殖戶帶來近500元的利潤。之後,隨著畜牧部門大力推廣活羊捨圈飼養,我市活羊的存欄總量開始上昇。但由於物價上漲因素,飼養成本也隨之增加,養殖戶的利潤相應開始出現下降。
“瘦肉精”推動羊肉需求猛漲
記者從我市畜牧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活羊存欄量為78萬頭,上半年出欄量29萬頭。這樣一組數字在業內人士看來,還不及我市羊肉需求總量的一個零頭。據了解,我市羊肉供應主要依靠外購。其中一部分來自國內的內蒙古,另一部分來自國外的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等國。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次羊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國內羊肉需求增大、內蒙古羊肉供應量減少和進口羊肉集體漲價所造成的。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豬肉的“瘦肉精”事件的不斷爆出和人們對肉類高蛋白、低膽固醇的追求,羊肉需求今年夏天在全國范圍內呈“井噴式”增長,供給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使得以往只有在冬季纔出現的羊肉銷售旺季提前到了5月。
據了解,我國羊肉主產區內蒙古自治區近兩年為保護生態環境,其部分地區加大了退牧還草的實施力度,繼續實施圍封轉移、休牧輪牧、以草定畜等政策,活羊飼養規模有所下降,而牛羊大量繁殖又需較長過程。因此,內蒙古自治區牛羊肉生產受限的狀況短期難以改觀。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為例,2011年全盟牧業年度羊的存欄量為1049萬只,2010年全盟牧業年度的存欄量為1086萬只,同比下降3.4%;2011年出欄量635萬只,2010年出欄量為740萬只,較去年同期減少105萬只,同比下降14.19%。
“羊肉供應減少,需求迅速增大,必然導致價格上漲。”我市一家羊肉批發企業的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說:“在去年內蒙古的那達慕訂貨大會上,羊羔肉的價格就已經漲到25元一市斤,運到哈爾濱以後,每斤羊肉僅成本就達到了27元。”據介紹,這些來自內蒙古的羊肉,主要被我市一些火鍋店消化,而市場上銷售的羊肉則大多來自進口和本地養殖戶。
“今年的那達慕訂貨會還沒有開,真不知道到時候羊肉的價格會長成什麼樣子。”面對節節高漲的羊肉價格,這位負責人表示了擔懮。據他了解,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羊肉零售價格一直保持高位運行的態勢,僅年初至5月中旬,去骨羔羊肉在當地的平均零售價格就已經漲到26.58元一市斤,帶骨羊肉零售價格也漲到23.90元一市斤。
國內羊肉需求加大,導致國內羊肉價格上漲。同時,國外的羊肉也“跟風”上漲。記者從農業部網站上了解到,2011年1-12月,我國進口羊肉價格平均為每噸3316.01美元。而在今年,我市一家主要從事羊肉進口業務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從新西蘭和澳大利亞進口的羊肉價格,已經漲到了近4500美元一噸。然而,這還僅僅是離岸價,如果再加上國內關稅和倉儲銷售等費用,羊肉的價格還將提高40%左右。記者大略算了一下,按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3582計算,進口羊肉每斤約為22元左右。
據她介紹,進口羊肉價格的大幅上漲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美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羊肉進口量增加,導致羊肉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開始上漲。
羊肉價格維持高位木蘭依蘭開建養羊基地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羊肉價格的普遍上漲基本屬於市場主導,並沒有發現如前幾年大蒜、綠豆那樣的人為炒作現象,主要原因還是由飼養成本和進口成本增加及產量減少造成的。
據市畜牧局畜牧發展處郭成英介紹,雖然我市是畜牧大市,但活羊養殖在我市還沒有形成生豬養殖那樣的規模。隨著近年來羊肉價格的不斷上漲,畜牧部門大力推廣捨圈飼養,很多農戶開始養羊。目前,在有關部門的扶植下,木蘭、依蘭等縣已經開始建設大規模的養羊基地,這些基地出產的羊肉對調節我市羊肉價格將起到一定作用。同時,針對目前市場上羊肉價格高漲的情況,畜牧部門將會通過加強肉羊養殖技術的推廣從而提高產量,引進和培養高繁多產並適應當地氣候的肉羊品種等措施,來減緩因飼料價格上漲給養殖戶帶來的壓力,從而適度降低成本來穩定價格。
同時,針對一些市民擔心生豬在飼養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郭成英說,我市畜牧部門已經對生豬飼養展開大規模的整頓,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生豬從飼料生產到喂養都有相關部門的監控。因此,市民不必擔心豬肉的安全問題,可以放心購買和食用。這樣隨著生豬銷量的增加,也會相應減輕因羊肉需求過大帶來的價格上漲壓力。
采訪中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內飼料、人工等成本不會下降,所以從長期看羊肉價格仍將有上昇空間,羊肉市場供應偏緊的局面難以改變。而且隨著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旺季的到來,羊肉需求量將會有所增加,因此短期內羊肉價格不會出現明顯回落。預計近一段時期以內,我市羊肉價格仍將處於高位運行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