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嫩江縣紮實開展農業農村工作側記
2012-07-05 10:20:09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仲 欣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7月5日訊 翠綠的榆樹牆裝點著農家庭院,打包的柴草垛堆放得整整齊齊,嫩江縣的農民生活呈現出一派欣欣然景象。近年來,嫩江縣種植業結構調整、示范帶、新農村等一項項農業農村工作開展得風生水起,讓該縣農村舊貌換新顏。

調整種植結構推進規模經營

  今年,嫩江縣擴大高產高效作物種植面積,主推玉米、發展小麥、縮減大豆、示范水稻,種植大豆212.5萬畝、小麥299萬畝、玉米88.5萬畝、馬鈴薯30萬畝、燕麥3萬畝、甜菜2萬畝、中藥材7.5萬畝、水稻0.42萬畝,果蔬2.57萬畝,其他作物4.51萬畝,力爭糧食總產實現17億公斤。

  在G111、S208等公路沿線上,這個縣傾力打造一條100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帶,由農墾實行“全程三代”,全部采用農場模式化栽培措施,重點示范玉米、小麥、大豆大壟密植等先進技術。以長福鎮東崗村、前進鎮文質村兩個千萬元大型農機合作社為載體,建立兩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在13個鄉鎮選擇22個土地規模經營基礎好的村建立現代農業示范村。

  通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委托經營、農業龍頭企業辦基地模式。該縣全力推進土地規模經營,今年全縣農村土地規模經營總面積達390萬畝以上。目前,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達122個,將繼續扶持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鼓勵興辦實體,由種養環節向加工、流通、營銷等多領域發展。

壯大龍頭牽動農業提質增效

  依托南華糖業、嵩天薯業、躋牧飼料等產業化龍頭企業,嫩江縣重點做好甜菜、馬鈴薯、玉米等生產基地建設,克服各種不利條件,為企業生產提供充足原料。今年,該縣抓住國家即將把馬鈴薯納入糧食發展戰略的有利契機,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拓寬市場營銷渠道,把嫩江打造成國家級北方商品薯、脫毒種薯生產基地,叫響嫩江馬鈴薯產品品牌,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

  嫩江縣積極發揮生態環境優勢,在實現全面積無公害化生產基礎上,不斷擴大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規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今年全縣國家級綠色食品標准化基地總面積力爭突破300萬畝。圍繞甜菜、馬鈴薯、中草藥、生豬等優勢產業,重點打造一批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創新產品開發,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創出一批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實現優質優價增收入。

提高科技水平助推增產增效

  為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嫩江縣努力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建立健全完善的農技推廣體系,通過先進的配套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效率,使其能切實發揮新技術推廣服務作用,成為服務“三農”的基礎平臺。今年全縣14個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將都有固定工作場所,配齊、配全村級農民技術員,達到核心戶推廣網絡村村覆蓋。建立縣級核心示范園1處,鄉鎮級示范園14處,重點建設示范園10個,展示適合嫩江縣農業生產發展的農作物優良品種、先進技術,為農戶篩選適合本地的優質、高產作物品種。

  這個縣還加快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400萬畝,積極引導農民推廣使用耐旱、耐寒、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力推廣等離子種子處理技術,制定農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規劃。同時,該縣還依托省農科院的技術優勢,以縣良種場為良種繁育基地,做好良種試驗、示范和擴繁工作;依托中儲糧北方公司的資源優勢,建設大型種子經銷公司,保證全縣現代農業建設的用種需求。

大手筆描繪新農村絢爛色彩

  在道路硬化、飲水安全、沼氣池建設、環境整治等工作的建設中,嫩江縣堅持抓好示范、打造亮點、樹立樣板的原則,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由點到線、以線帶面、整體推進。該縣計劃把30個村建設成符合新農村三星級、四星級標准的村,爭取到更多的國家扶持資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在場縣共建上,嫩江縣紮實開展“三代”工作,落實“三代”面積400萬畝,分55個作業區、89個作業點,主動與九三管局開展“三代”等農業生產共建對接,並向農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發展、小城鎮共建等方面拓展。重點做好農機跨區作業土地連片、價格議定、作業費收繳等服務,為農場大機械作業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