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 “恭喜您,您的電話號碼在慶典活動中被抽中了二等獎,獎金2萬元,您只要交1000元手續費我們就可以把獎金匯給您了。”
“您好,您的朋友為您點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達他的思念和祝福,請您撥打×××收聽。”
“您好,這裡××銀行,提醒您的XX銀行卡正在某地刷卡消費,消費的金額將於近期從您的賬戶中扣除。如有疑問,請撥××電話諮詢。”
很多市民都接到過以上類似內容的電話或短信,這些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因此很多市民面對這樣的騙局都是一聽了之,有的乾脆與對方一問一答逗著騙子玩兒。可是,盡管多數人都覺得這騙局十分“小兒科”不會有人上當時,事實卻是還是有很多人不知不覺掉入陷阱,他們有的在為中獎而竊喜,有的在為被法院傳喚而擔心,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下一步當然就是順了騙子的意了。
記者近日從公安機關了解到,一段時間以來,電信詐騙案件始終呈多發態勢,給一些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公安機關在加大電信詐騙犯罪打擊力度的同時,也收集分析典型電信詐騙手法,以提醒市民增強電信詐騙防范意識。
詐騙手段花樣多
目前,警方已整理了多種典型詐騙伎倆向市民廣而告之,比如以“虛假中獎”為由實施詐騙,要求中獎人領獎必須交納所得稅、手續費等,忽悠受害人匯款至其提供的賬戶;以“電話欠費”為由實施詐騙,冒充電信員工告知事主電話欠下巨額話費,再假冒公檢法人員打來電話,稱事主名下的電話和銀行賬戶涉嫌洗錢等犯罪活動,目前司法機關正在秘密偵查中,為了事主的財產安全,請將銀行存款盡快轉移到其提供的“安全”賬號;以“刷卡消費或扣除年費”為由實施詐騙,不法分子通過群發短信,稱用戶銀行卡剛在某店刷卡消費×××元或者已經扣除年費×××元,如有疑問,可致電×××號碼諮詢。用戶回電後,犯罪分子即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以“引誘匯款”方式實施詐騙,不法分子以群發短信的方式,將“請把錢打到銀行卡裡,卡號×××”等短信大量發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後,未經仔細核實,就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內;以“呼叫一通即停”方式實施詐騙,受害人手機響一聲後馬上被掛斷,如受害人回撥,就產生高額的話費等等。
不聽騙子那一套
警方提示,種種詐騙手段都是騙子在玩心理戰,市民首先要克服“天上掉餡餅”的貪財心理,如果是正規機構組織的抽獎活動,決不會讓中獎者“先交錢,後領獎”。還有一些騙子利用有些人因記不住朋友電話或聲音而心生愧疚的心理“理直氣壯”地騙錢。騙子急需錢的理由一般是車禍、被竊、嫖娼被抓,讓受騙者不好核實。接到此類電話,別被對方的“親熱”勁衝昏頭腦,多問幾個問題,騙子很快就會露餡。犯罪分子還會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市民如收到類似“刷卡消費”、“扣除年費”等可疑短信,首先應到開戶銀行核實短信內容,不要相信對方提供的諮詢電話。當市民遇到“響一聲就掛”的陌生電話,不要輕易回復,因為對方真有急事找你,肯定還會打第二遍。另外,市民還可到網上查詢陌生號碼的歸屬地,再確認是否要回電話。由於一些詐騙手段中,不法分子利用了改號軟件,將來電號碼顯示為110,不少市民真假莫辨。警方提醒市民,公安機關是不會通過電話詢問做筆錄的,也沒有所謂的監管賬戶,所有案件的調查工作都會依照法定程序出具相關法律文書再執行,市民如有疑問請及時向本地公安機關求助。
“三不一要”心中記
公安機關提醒市民,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牢記“三不一要”的防騙手段,即不輕信: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手機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麼甜言蜜語、花言巧語,都不要輕易相信,要及時掛掉電話,不回復手機短信,不給不法分子進一步布設圈套的機會;不透露:不論什麼情況,都不向對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不轉賬:學習了解銀行卡常識,保證自己銀行卡內資金安全,決不向陌生人匯款、轉賬。據公安機關所作抽樣調查統計,從受害者年齡上看,中老年人超過70%。因此,中老年人要格外引起注意;要及時報案:萬一上當受騙或聽到親戚朋友被騙,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可直接撥打110,並提供騙子的賬號和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以便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