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 昨天,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市委書記林鐸深入五常市二河鄉新莊村,就農村社會管理工作進行調研。林鐸指出,加強農村社會管理,要堅持『民生優先、服務為先、基層在先』的創新理念,必須把著眼點放在夯實基層黨建的基礎上,推動並加強村級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全面帶動提高全市農村社會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哈爾濱市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小溪參加調研。
七月的新莊,農閑人不閑。有機大米加工車間裡,村民們正忙著包裝大米;農民技校裡,村民正在參加夏季培訓;一排排別墅式民居裡,村民正准備接待周末到來的城市游客;便民服務站裡,工作人員正通過互聯網為村民代理相關服務。
由過去的負債村,變成今天的富裕村,新莊村的發展進步,源於他們近年來積極探索的『1+3+N』社會管理新模式,即以村黨支部為領導核心,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村工會、便民服務站為平臺,以計劃生育、老年人、殘疾人、復轉軍人、家長和綜治環保等6個協會為紐帶,形成村級社會管理創新全覆蓋,推動了村域經濟發展,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林鐸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村集體稻米產業加工現場,深入經濟合作社、便民服務站和綜治維穩站,了解新莊村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之後,又參加了村乾部及村民代表座談會,認真聽取新莊村『1+3+N』創新社會管理模式經驗介紹。林鐸指出,新莊村主動探索實踐,通過創新社會管理,服務村民、致富村民、協調各方利益,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促進了經濟發展,是村級社會管理的新突破,進一步豐富完善了全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工作思路。
林鐸指出,新莊村社會管理創新模式,凸顯了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重要作用,有效解決了當前農村生產經營模式落後、農民利益表達渠道不暢等問題。彰顯了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核心內涵,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統帶引領作用,創辦合作社、村工會和服務站及計劃生育、綜治環保協會等各種群眾組織,統籌經濟發展、扶危濟困、化解矛盾、綜治創安等工作,實現群眾廣泛參與、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提高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林鐸強調,學習借鑒新莊村『1+3+N』創新社會管理模式,要突出抓好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解決好讓農民組織起來和由誰來組織的問題,要通過帶領群眾求發展、促穩定,確保發展思路更加貼近群眾、工作機制更加凝聚群眾、服務方式更加溫暖群眾;要積極引導、鼓勵和扶持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有效解決一家一戶規模小、競爭弱、增收難等問題;要堅持從農民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生產、養老、住房、醫療等保障措施,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大力推廣建立村級『便民服務站』的經驗做法,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好服務;要積極引領農村各種社會組織建設,把從事不同活動的人群納入服務管理,提昇各類人群的歸附感和親近感,有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林鐸要求,要進一步做好新莊村社會管理創新模式的總結宣傳推廣工作,有關部門要幫助規范完善『新莊模式』,加大宣傳報道力度,五常要率先組織學習推廣,擴大這一社會管理創新模式的覆蓋面,為全市推廣進行探索並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