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世遠和他的班組文化。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東北網7月6日訊 題:守護礦工安全的忠誠衛士——記龍煤七臺河新建煤礦采煤隊班長於世遠
記者 侯巍
於世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山東漢子,他把山東漢子的倔強與東北人的粗獷做到了有機結合,他熱愛采煤事業,他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礦山,他用自己的堅定與執著,在平均采高僅有0.85米的煤層中“跪采烏金”,他把全班的礦工當成了自己的親兄弟,在工作中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兌現了“我是黨員我示范,一名黨員一面旗,黨員身邊無三違,黨員身邊無事故”的諾言。他帶領全班23名礦工兄弟,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連續27年安全無事故的奇跡!
安全,比天還大
黨員形象,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崗位形象。對於不足米高的工作環境,假如采場出現點狀況,你躲都沒有地方,這樣的采煤環境對全班每一名礦工兄弟的要求就必須嚴格,沒有了安全一切都談不上了。他平時說的最多的就是安全,工友們的安全永遠都是於世遠心裡最大的事。於世遠常說:“組織上把班長的指揮棒交到我手裡,同時也是把十幾名礦工兄弟的安全交到我手裡,這是對我的莫大信任,我要對得起組織,對得起朝夕相處的弟兄,決不能讓他們在安全上有任何的閃失!絕不能辜負每個兄弟家中那一顆顆期盼、信任的心!”一次,在一起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攉鍬工郭子峰在硬幫著急攉貨,忽視了頂板即將掉下的兩米多長的一塊罩頭煤,於世遠發現後一把將郭子峰拉到一邊,避免了一場人身事故的發生。
於世遠認為,抓安全關鍵是要抓預防。抓預防的關鍵則是抓好班前,班前關把的不牢,那環環都將是隱患。他的安全管理已遠遠超出了場子面的范圍,他把班裡每一名礦工兄弟工作之外的每一時、每一刻都納入到了他的管理范疇。生產過程中的兌規作業這是他對班組成員最基本的要求,但他也不放過任何一個影響生產的細枝末節。如果誰的家裡出了事情,於世遠會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地幫助解決,可誰要是因為喝酒、打麻將、看電視影響了休息而沒精神,於世遠不但不會讓他入井,還會狠狠的批評他。用於世遠的話講,精神不好就是大隱患,就不能把一絲一毫的隱患帶下井。
責任,一刻不敢懈怠
在煤礦工作的20幾年裡,老於也經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故,事故給家庭和企業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深深刺痛著他的心,自從當上小班班長以後,他就暗下決心,錢掙多少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定要保護好全班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而要保護好工友的安全就要嚴把班中關。
於世遠在黨員創先爭優活動中,公開承諾抓好小班的安全。工作中,他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每一個他的班,他都是提前半小時第一個來到工作面,首先把整個場子從上頭到下頭爬一遍,不安全的地方都用粉筆做好標記,能處理的他都當時處理掉,等小班的十幾名礦工兄弟都到齊,及時向每一個人交代清場子的狀況和注意事項後,大家纔可進入場子工作;每天下班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場子,把采場情況向下一個小班班長交代清楚後,自己纔放心離開現場。一次,上白班的一名新來的翻打工張原生,由於坐墊頂子多,回撤難度大,大家都下班了,於世遠還沒收工,看到著急的張原生,剛挪完溜子,大汗淋漓的於世遠,來不及坐下歇口氣就幫著他翻打,直到晚上6點多纔一同昇井。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老於就是每天都重復著這樣的程序。他認准了這樣的一個理,那就是“把工作當工作只能乾好;把工作當事業纔能乾精”。老於把這句話當成了座右銘時刻鼓勵著自己的工作不斷創新。他是打心底熱愛采煤工作。“我們采煤工人雖然沒有太高的文憑,講不出太多的大道理,但我知道,作為一名礦工,安安全全多出煤就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每天都是用這種高度的責任感帶領著自己的班組在平均采高僅有0.85米的岩層中跪采烏金。
打樣,你就學著我來乾
身教勝於言教這個理,老於懂!老於是用“心”來帶好自己的班組的。在井下乾過的人都知道,遇到過斷層、破碎帶等地質條件復雜時,不僅活難乾,出貨量多,錢掙得也少,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速戰速決,掙錢少是小事,此時也是最不安全的時候。每當此時,老於總是第一個帶頭衝上去,哪裡有危險,他就出現在哪裡,老於深知,雖然自己是個班長,只是自己肩上的責任比大家重一點,其餘和大家都是一樣的,多年來,老於從不把自己當個“官”,他的心和全班的礦工兄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為了能夠抓好安全,於世遠真是沒少下功夫。每天的班前課,於世遠都領著大家學習井下安全知識和“必知必會”內容,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在理論水平上都有所提高;為提高全班的自主保安能力,他利用班前和工餘時間積極組織學習這個礦的《五環同心安全文化》,讓每一名礦工都能把各種理念牢記在心,把“四自一保”的安全自主管理辦法學深吃透。同時他更加注重生產過程中的培訓,特別是遇到操作不到位的礦工,他馬上就會就事論事的加以教育,自己親自動手做示范,讓他在實踐中學會怎樣乾纔是標准、怎樣乾纔能出精品、怎樣乾纔是最安全的。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班組工友共同努力下,於世遠所帶的班組真正建成了“無工傷、無違章、無次品”的“三無型”班組。
友愛,班組兄弟一家親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最終要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把好班後關是“嚴把三關”班組管理法的最後一關。“采煤班組是煤礦井下最前沿、最艱苦的地方,大家從這個環境中一起走過來,都有一種很深厚的感情,這就是友愛。”友愛,讓老於的班組充滿著凝聚力。為增強班組的凝聚力,每月倒休班的時候,他都給大家多提供一些交流感情的機會,有時召集兄弟們在一起吃頓飯,大伙在一塊兒暢所欲言,暢談最近的工作得失,對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在交流中進行了總結,大家群策群力研究出提高改進的辦法,一方面增進了感情,同時又促進了工作。
生活中的於世遠更是個有心人。他對班裡每一名職工的家庭住址、生日、家裡老人的身體狀況、孩子的學習情況等都了如指掌,每當班裡的兄弟過生日時,老於都會自己掏腰包給送上一束鮮花,得空的時候還會組織小班的哥們一起慶祝一下。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他都主動伸手幫一把。在黨員“一幫一、一帶一、一助一”活動中,於世遠在跟大伙一起吃飯時,得知邵偉禮的兒子結婚還差點錢,於世遠立馬從家裡取了5000元錢借給邵偉禮,幫他解決了燃眉之急,感動得邵偉禮不知說什麼好。
“十字”,規范班組創佳績
在井下采煤近30年的新建煤礦八采區40081采煤隊帶班班長於世遠就創下了連續26年無重傷以上安全事故的好成績,他的經驗就十個字:“先、細、精、嚴、公、幫、學、賽、樂、情”。
“先”即是“先人一步”。他在班組管理上事無巨細,都超前想在工作之前,方案想在工作之前;每天都先工友一步進入場子面提前排查隱患後,班組的其他成員方可進入工作面;要求別人做好的事情,他總是提前做得更好。
“細”即是“小事做細”。煤礦生產每天重復的幾乎都是相似的程序,可謂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連續過程。每個環節事雖小,但每個小事、每個環節做不好,就會給全班的兄弟們帶來安全隱患。
“精”即是“事事求精”。千層樓臺起於累土,要抓好質量標准化建設,就必須事事求精,不留缺欠、不帶隱患,乾前想標准,乾中思標准,乾後達標准,“事事求精”要求的就是全過程的質量標准化。
“嚴”即是“執行嚴格”。沒有執行力的團隊是不會打勝仗的,執行嚴格要求的就是全班的每一個人都要堅決執行“三程”不走樣,這是硬性要求,也是必須做到的規定動作,兌規作業和每一個人的工資掛鉤,作為班組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
“公”即是“分配公道”。班組是否具有凝聚力、戰斗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班組的分配,分配可以說是班組的晴雨表。於世遠對班組的分配是大家參與,全部公開,從材料消耗、到工資單價全部實現了日上牆,大家每天乾多少活,掙多少錢,不用會計自己就知道,班組的每一個人真正做到了氣順勁足。
“幫”即是“幫助進步”。這是提高班組整體實力的有效手段。由於班組成員個人的技能差異、素質差異以及文化差異的存在,於世遠采取了相互幫扶的辦法,技術能手帶徒弟;革新能手做示范;先進礦工帶落後,通過“傳、幫、帶”,極大地提昇了整個班組的戰斗力。
“學”即是“天天學習”。崗前培訓是保證班組安全的有效手段,於世遠班組無論是倒大班還是零點班,於世遠親自講班前大課雷打不動。
“賽”即是“勞動競賽”。是提昇全班的戰斗力,培養爭先意識的有效手段。他在班組中設立專項獎金,對安全生產有特殊貢獻的礦工,當天就予以現金獎勵,對安全好、生產好、思想好的三好礦工在班會上通報表揚,徹底打破“老好人”班組的陳規。
“樂”即是“快樂工作”。氣順纔能勁足。於世遠以其風趣的話語、親和力時刻營造著快樂班組的氛圍。對有錯誤的工友更多的是耐心的思想教育,很少用罰款的方式解決。操作不精准,他就手把手的教,一遍不行就兩邊,直到教會為止。
“情”即是“親情管理”,這是增強班組凝聚力的重要保證。人格尊重是班組凝聚力的動力源泉,是一種向上的力量,於世遠堅持做到“五必談”、“六必訪”,關愛班組成員如兄弟,整個班組親如一家。
於遠班組“十字”工作法,已在七臺河分公司推廣。目前,在龍股七臺河分公司各礦基層班組中廣泛掀起了遠學“白國周”、“佘洪海”,近學“於世遠”的學習熱潮。
於世遠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共產黨員,他在艱苦奮斗的實踐中錘煉堅強的黨性,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