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養豬合作社當『靠山』農民鼓起錢袋子
2012-07-09 21:35:08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文良 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9日訊 (趙文良 記者 侯巍)“我們家這幾年養豬能致富,多虧了合作社的指導,光憑俺們一家一戶的土辦法養豬,一年咋樣也掙不了二、三十萬元。”寧安市石岩鎮立志村養殖戶呂書祥深有感觸地說。

  “單兵作戰”的養殖方式很難規避市場風險,曾讓許多養殖戶吃過“苦頭”。如何變“巴掌”為“拳頭”,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同擔?2009年,寧安市三陵鄉興華村鄭殿鳳牽頭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建立了明鋒養豬專業合作社,帶領社員積極推廣無公害綠色豬肉生產,率先發展“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模式,逐步探索出一條集生產、銷售、技術服務於一體的新路子。

  “按照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生產要求,我們從生產環境、飼養管理、飼料和獸藥選用、疾病防疫等方面都嚴格規范程序運行。”明鋒養豬合作社業務經理曹雲清介紹說。

  合作社以“實現綠色養殖,讓家鄉父老吃上放心肉”為已任,力爭打響綠色、生態、環保品牌,依托龍頭企業的帶動,實行統一購進有資質認證飼料、統一引進新品種、統一防疫、統一銷售的“四統一”服務模式,確保合作社養殖的生豬成為符合標准的無公害食品豬,搶先佔領了市場分額,並為養殖戶尋求經濟收入的新增長點。

  鄭殿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合作社從企業統一購進生產資料,僅飼料每噸就比市場價低700到1000元;與肉業直接建立供應聯系,取消了豬販子中間謀利環節,每頭豬比市場價可以多賣60元錢……細算上每個養殖戶,一年下來,合作社成本節約和售價增加金額達到500多萬元,這些都是養殖戶的“利潤”。

  “多虧了明鋒養豬合作社讓我找到了發家致富的好門路!”海浪鎮大生村曹公智逢人便說。2010年,合作社幫助生活拮據的他規劃建起了豬捨,飼養了30頭母豬,並為他送去了科學飼養方法和防疫技術,經過兩年的發展和努力,曹公智徹底摘掉了貧困帽子。

  牆內開花牆外紅。如今,明鋒合作社已聲名遠播,社員數量已經從創立之初的56戶發展到200多戶,遍及寧安市12個鄉鎮,出欄量超過了10萬多頭。2010年,合作社榮獲黑龍江省星級示范社的稱號。“目前,我們在爭創國家級示范社,而且正在申請國家農業部綠色無公害認證,將來要打響自己的品牌!”憧憬未來,鄭殿鳳堅信合作社的路會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