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山森林公園。

大海林漂流。

平山鹿苑度假區。

亞布力風景區。

柴河林間瀑布。
黑龍江日報訊 我省森工林區,擁有一大批具有相對壟斷地位的特色資源。全省的重點生態旅游景區,大部分坐落在森工林區,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4處、省級森林公園17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濕地保護區公園2處;國家級工農業旅游觀光示范點4處;國家2A級以上景區25處。
目前,我省森工林區已成功開發出了五營、亞布力、雪鄉等32處森林生態旅游風景區。我省森工森林生態旅游業,從2000年起步至今,規模不斷壯大,成為省森工的八大產業之一,為我省的旅游產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關鍵詞
森林生態旅游
森林生態旅游,是指在被保護的森林生態系統內,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融合區域內人文、社會景觀為對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過與自然的接近,達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態功能的好處,產生回歸自然的意境,從而自覺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一種科學、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隨著森林提供木材功能的逐步消退,改善環境及為公眾提供休憩功能的加強,森林生態旅游已成為世界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現代林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它要求以生態效益為前提、以經濟效益為依據、以社會效益為目的,用三者結合的綜合效益最大化,實現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業的持續發展。目前,以走向保護區、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熱”正在全球興起。
七月流火。走進森林、享受生態旅游的快樂正成為人們夏季解暑度假的最佳選擇。佔我省行政轄區總面積四分之一的森工林區,為建設生態示范省,展示天保工程成果,再造秀美山川,打造旅游酷省,積極地做著貢獻。
位於柴河林業局宏聲林場的“柴河九寨”風景區,是威虎山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集瀑、潭、泉、峰為一體,自然景觀頗具規模。目前,圍繞“水上歡樂無限”主題正在建設的柴河九寨水上樂園工程,率先啟動了該局旅游產業向多維發展昇級的“新引擎”。記者近日從山河屯林業局獲悉,由省森工總局主辦、山河屯林業局承辦的“2012中國龍江鳳凰山森林養生度假旅游節”將於7月26日盛裝開幕,目前山河屯林業局正在做著節前籌劃工作。為打好夏季旅游“戰役”積極籌謀布局,成為當下省森工總局所屬各林業局的一項重點工作。
從附屬產業到支柱產業的跨越
森工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附屬產業到支柱產業的轉變,生態旅游產業開發十年,成績斐然:成功開發了五營、威虎山、桃山、亞布力、中國雪鄉、鳳凰山、大沾河、興隆、上甘嶺、美溪、回龍灣、日月峽、梅花山、珍寶島等32處森林生態旅游風景區;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4處,省級森林公園17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濕地保護區公園2處;國家級工農業旅游觀光示范點4處;林區擁有國家2A級以上景區25處。開發建設了平山神鹿、鐵力日月峽、中國雪鄉、桃山、平頂山等10處旅游滑雪場,其中3S級滑雪場3處;賓館、招待所40多家,其中三星級6家;重點景區旅游家庭賓館200餘家;旅行社12家;開發了15處林區精品漂流線路。重點開發建設平山旅游區、大海林中國雪鄉、山河屯鳳凰山、上甘嶺溪水、五營原始森林、葦河八裡灣旅游風景區、美溪回龍灣、湯旺河石林景區、柴河小九寨旅游風景區、東京城鹿苑島、興隆森林小火車民俗游,以及海浪河、響水河、岔林河、大豐河漂流等知名景區(點)和精品旅游線路;形成了蒸汽機車觀賞、民俗生態、療養休閑、避暑保健、冰雪運動、冰雪游樂、狩獵探險、原始森林觀光、冷水漂流、戲水垂釣、環境生態、歷史遺跡等獨具特色的森林生態旅游項目。森工系統沒有哪個產業像森林生態旅游產業這樣,發展迅速、見效顯著,成為使林業局獲得收益、職工群眾增加收入的先導產業,在短短十年中成長為林業局的支柱產業。
走向“以林養林”的良性循環
做好山水文章、發展生態旅游,促進了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的加快恢復,扭轉了一些林區森林資源“消大於長”的逆向演替。
大海林林業局的“中國雪鄉”,從一個在地圖上很難找到的山溝,發展到中外聞名。雪鄉的前身雙峰林場十年前年產1.5萬立方米木材,產值300萬元,發展旅游停伐後,少采木材10萬立方米,蓄積增加,產生了相對價值1000多萬元的生態效益。景區年產值從不到5萬元發展到5000萬元,137戶人家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見證了白雪變“白金”的奇跡。大海林、山河屯、五營、柴河等林業局,歷史性地實現了“以林養林”的良性循環,使資源綜合利用明顯提高,節能減排紮實推進。
發展森林生態旅游,給林區人民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的增量,推動森工林區產業結構合理調整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興支柱產業,有效地緩解了林區就業壓力。
目前,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各林業局的重點產業,有力補充了減伐後的不足,使林區百姓生活得到了改善。林區旅游業由2002年產值1.4億元,接待35萬人次,發展到2011年產值25億元,接待520萬人次。
森工旅游產業先後榮獲全國森林旅游十佳單位、旅游促銷商品設計大賽銀獎、旅游發展突出貢獻獎、省旅游安全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昔日赫赫有名的“林大頭”,成為今天森林生態旅游中的“林大腕”,他們正在打造新的靚點,提高森工的知名度,助力森工經濟和社會發展。
旅游業市場化步伐相對遲緩
隨著旅游業競爭的日趨激烈,我省森工旅游業一些長期積累、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依然突出。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市場化、社會化步伐相對遲緩,反哺和支持森林生態旅游產業能力亟待增強。
資金短缺、投入不足,是制約森林生態旅游業發展的瓶頸。現有景區因缺少資金扶持,林區景區基礎設施落後。擁有優秀的景區卻沒有現代化的接待設施,旅游資源佔有量與省旅游發展金給予的資金扶持不成比例。缺少高水平規劃和深度開發,已經開發的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多處於低層次、低水平重復狀態,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鮮明。林區現有的旅游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資金和人纔短缺,抵抗風險能力、客源市場開拓能力較弱。林區缺少戰略投資經營者和龍頭企業。林區的優秀旅游資源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道路、電力和通訊等建設都很簡陋,甚至是盲區。中國雪鄉尚處於電網的末端,鳳凰山進山道路等級不夠,威虎山、小九寨風景區至今沒有通上國電,知名景區尚且如此,其它景區情況更為突出。
森工所轄景區有女真人的發祥地、渤海國遺址、阿城金源文化、柴河漢代摩崖石刻和多處抗日戰爭遺址等歷史古跡和人文景觀資源,現階段對森工林業產業的再現和歷史文化的挖掘不夠。
打造生態旅游精品集合區
2012年,根據我省森林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省森工總局確定了森工旅游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即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加快發展為核心,以轉變經濟發展為主線,抓住國家實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的機遇,全面實施“四八四三”長遠發展戰略,走區域旅游精品戰略,將森工精品旅游景區整合成我省最具競爭力的森林生態旅游精品集合區,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與國內先進景區管理模式接軌,將森工各重點景區全面推向國內旅游市場。力爭2012年實現旅游產值及收入達到29.8億元,年接待游客650萬人次以上。
堅持高立意、大手筆、專業化的規劃原則,完成大海林雪鄉、山河屯鳳凰山旅游景區的旅游詳細規劃。指導完成了亞布力旅游名鎮建設規劃,重點打造亞布力、山河屯鳳凰山、大海林中國雪鄉“三點一線”的白金旅游集合區,實行精品景區資源聯合,優勢互補,形成森工旅游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黑龍江森林生態和冰雪旅游產業。
以打造亞布力、湯旺河全省重點旅游名鎮為突破口,結合森工的小城鎮建設實際,全面提昇森工景區的接待能力和水平。將森工林區40個林業局小城鎮建設進行不同的功能定位,根據旅游資源的豐富程度及特點,抓好以亞布力、湯旺河全省重點旅游名鎮為主的15個小城鎮作為森工林區旅游名鎮。
重點開發打造海林霧?嶺、佛手山石林、威虎山主峰景區,將“亞雪公路”打造成林海雪鄉第一大道;整合打造“亞布力、雪鄉、鳳凰山”旅游集合區;推進清河旅游的市場化運作,提高其知名度,打造新亮點;盤活亞布力滑雪名鎮的資產,做活做強旅游名鎮;打造威虎山旅游品牌和精品線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