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名片,是向他人作自我介紹時最快捷的一種方式。林某、林某某怎麼也想不到,他們留下的一張張名片會把自己介紹給了警方,這些名片也成為他們進入公安局的“入場券”。
自2011年9月至今,牡丹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以一張名片為突破口,成功偵破一起重大非法制售假發票案件,抓獲以林某、林某某為首的違法犯罪嫌疑人13名,搗毀制造假發票的窩點4個,破獲案件41起,涉案金額達2億元,追繳假發票154份,票面金額人民幣1800餘萬元。
辦證名片引起警方注意
自去年9月開始,在牡丹江街頭活躍著這樣一批人,他們背著挎兜,頭戴帽子、口罩,趁行人不備,突然塞給你一張名片。當你拿過名片仔細看,上面就可能有介紹販賣假發票的信息,林某、林某某就是其中一員。
順著名片上的電話撥過去,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人會告訴你,“我們是稅務代理公司、商貿公司的人員,手中有多餘的發票,可以開具各行業的手寫、機打發票,確保真票,如果不相信,還可以網上查詢、驗票……”
發票只能在正規單位開具,如此兜售肯定是假發票。此事引起了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三大隊偵查員的警覺,憑職業敏感,偵查員認為根據這些名片很有可能釣出“大魚”。在向上級匯報後,偵查員根據這些名片開展調查工作。
制售假發票利益巨大
偵查員發現,這伙來自南方的犯罪分子反偵察能力非常強。他們發放“名片”後,從購買假發票者處了解到所需假發票的相關信息,比如購買假發票者需要哪個單位的假發票,犯罪嫌疑人會事先在該單位購買小額商品,並開具真發票,再根據真發票上的信息,私刻該單位公章,制作假發票。
為了防止在犯罪現場被警方人贓並獲,犯罪嫌疑人不會與購買假發票者見面交易,而是采用與購買假發票者聯系,讓其在某處等待,再用牛皮紙將假發票包裝,花錢僱出租車空車前往送發票。犯罪嫌疑人為取得信任和所謂的“口碑”,全都是采取先拿發票,後拿錢的方式交易,從而帶動更多的人購買所需的假發票。
偵查員了解到,制售假發票利益驚人。例如:一本假發票上線成本只有50元左右,購買者在購買發票時,要按票面額交付1%至2%手續費,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張面值為1萬元的假發票,按1%的手續費計算,售假者就可獲利100元至200元。假發票的買方市場主要集中在建築企業、個體工商戶、商業網店等。
摸清“脈絡”警方收網
經過半年多的“經營”,警方徹底摸清了名片背後的脈絡。這是一個由與制售假發票高危地區浙江省有血緣關系人員,組成的制售假發票犯罪團伙,主要犯罪區域在牡丹江市、哈爾濱市、大慶市。自2009年以來,涉案人數多達20餘人。至2012年,警方初步統計,仍在黑龍江省境內活動的有7人左右,在牡丹江市,以林某、林某某為主。
2012年4月,抓捕時機成熟,警方開始收網。4月13日,偵查員在陽明區某小區內,將在此租住的林某抓獲,搗毀制造假發票的窩點4個,繳獲作案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2臺、打印機2臺、手機6部、銀行卡、折12個、U盤6個、空白地稅、國稅類發票1221份、假印章45枚、宣傳名片10餘萬張。警方在犯罪嫌疑人林某租住的房間內搜繳的這些發票全部不封頂、無限大,如果流入市場,將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偵查員當即傳訊了林某,在強大的政策攻心下,林某對制售假發票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交代了其共犯林某某及上線張某。隨後,警方在浙江省臨海市桃渚鎮某村將林某某抓獲,在廣東省深圳市將張某抓獲。隨後,經偵支隊全面出擊,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其中逮捕2人、取保候審11人,破獲案件41起。至此,這個橫行黑龍江省的非法制售發票案宣布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