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訊 記者今天在哈市通河縣召開的哈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哈市社會管理方式方法逐步精細化、人性化,全面推行『以證管人、以業管人、以房管人、以網管人』的新模式,以提高人口動態管理水平。
會前,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通河縣『包村駐村』工作,切身感受到了『包村駐村』工作給通河縣農村發展、社會穩定帶來的可喜變化。
為創新社會管理的途徑,哈市要求完善多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在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務方面,全面推行『以證管人、以業管人、以房管人、以網管人』的新模式,提高人口動態管理水平。積極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努力讓醫療、住房、教育等公共服務更多地惠及流動人口。建立對特殊人群的幫扶管控制度,完善社區矯正工作體系,減少刑滿解教人員再度違法犯罪的可能性。
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管理服務方面,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社會責任,健全勞動關系語境和爭議處理機制,著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對各類社會組織,統一登記、分級負責、協調配合、依法監管。
在社會矛盾預防化解方面,建立完善覆蓋全市的維穩工作。完善落實『大調解』工作體系,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無縫對接。建立健全各種行業性、區域性、專業性的調解組織,壯大專兼職調解員和志願者隊伍,有效化解熱點領域的矛盾糾紛。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自身責任。紮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