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水上公交』進景點進濕地 對江輪渡開通新航線
2012-07-13 14:10:00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陳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記者從哈爾濱市輪渡旅游公司獲悉,截至目前,哈爾濱已經引進和改造游艇37艘,還將陸續為濕地游引進游船、快艇。

  東北網7月13日訊 對江輪渡作為水上公交,每日運送著松花江兩岸南來北往的市民。記者近日走訪發現,隨著近幾年路橋工程的建設,快速發展的陸路過江交通“搶奪”了水上公交的客源。面對客源流失的現狀,水上公交如何實現“自我救贖”,已成為行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現狀效益同比降兩三成

  今年高考期間,開通了五年的輪渡“高考綠色通道”首次被“叫停”。“從今年情況看,坐船過江的人不多,沒必要再堅持。”哈爾濱海事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市水上公交客流逐漸減少的現狀,由此可見一斑。

  近日,記者在走訪時了解到,我市部分輪渡航線客流相比以往有所下降,其中,以道外七道街至科技學院、船口航線的下滑情況最為嚴重。“去年,該航線一天售票額四五千元,可今年客流下降了6成,票款下降了5成。”市輪渡旅游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以往江上輪渡是很多人的過江出行選擇相比,現在水上公交的客流量、效益逐年下降。記者從市輪渡旅游公司了解到,今年該公司效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至3成。

  原因陸路交通搶奪客源

  在道外七道街輪渡碼頭,李民生大爺說:“兒子家在江北,著急時肯定坐公交車去,打車也很方便,不著急時纔坐船,看看風景。”李大爺的話,道出了水上公交“不景氣”的一個重要原因——陸路交通的發展,“搶奪”了部分水路客源。

  “近幾年,松浦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改擴建工程、陽明灘大橋相繼竣工通車,過江公交線路也逐漸增多,與速度更快、價格更低、中轉更方便的陸路交通相比,對江輪渡沒有太多優勢可言。”市輪渡旅游公司總經理趙偉光說。

  此外,江北居民區搬遷、江堤維修出行不便等原因,也是造成水上公交客流流失的原因。

  設想構建水上縱橫交通網

  “目前我市水上公交仍以對江為主,且只有縱向沒有橫向。能否沿江南岸打造一條橫向航線?”一位交通專家說:“是否可以實現,還需調研,但構架縱橫交錯的水路交通網絡,應成為水上公交的發展方向之一。”

  該專家舉例說,隨著城市的發展,特別是群力新區的興起,我市在東西方向逐漸延伸,“現在的輪渡碼頭集中區,仍主要處於九站至道外七道街間。而江畔路的打通,構造一條從松浦大橋到群力的沿江快速乾道,可受單行限制,反向沿友誼路、北環路行駛卻有些不便。”專家表示,如果開通一條從群力直至港務局的沿江航線,不但可以打造一條貫穿城市東西的水上快速乾道,同時可利用既有輪渡碼頭作為樞紐站,與對江輪渡連通,從而構成縱橫網絡。

  探索“公交+旅游”新模式

  “公交線路加旅游觀光的方式,也可能成為水上公交發展的方式之一。”市輪渡旅游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同為對江輪渡,九站至太陽島、通江街至太陽島航線的客流量較為穩定,“它們借助了太陽島是旅游景點的優勢。”該負責人說,隨著近年來哈市濕地開發,對江航線嘗試圍繞“濕地概念”做文章,在滿足交通功能的同時,把“觸角”延伸至濕地,實現旅游、交通功能兼容的航線運營模式。端午節前夕,市輪渡旅游公司開通了陽明灘大橋南岸至北岸漁場、陽明灘大橋南岸至金河灣濕地兩條新航線,這是我市首次開發同時具備交通功能與旅游功能的航線,“在滿足城市西部市民過江交通的前提下,航線南北岸均為旅游熱點區域,從目前情況看,旅游功能對對江航線起到了較大的帶動作用。這種經驗值得借鑒。”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