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查到自己被清華大學錄取,小姜興高采烈。
東北網7月16日訊 今年高考成績一出爐,肇州一名16歲女孩立刻成為傳奇人物。
她以686分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這一成績刷新了肇州縣高考歷史的最高分數,一躍成為全省60多個縣級(縣級市)高中的理科狀元。對比全省12個地級市和1個地區的高中,除了哈爾濱、大慶、牡丹江、佳木斯有比她分高的考生外,其他地市級高中考生的分數沒有超過她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女孩,卻是個貪玩的小“神童”,她從初三跳級上高一,愛好上網,自學鋼琴、葫蘆絲、簫3種樂器,可以說,她是“玩著”考入清華大學的。
7月14日,記者走近了這個“貪玩”的女孩,她的父母及班主任老師講述了她“玩”進清華的背後故事。
家有纔女幸福無比
這名女孩名字叫姜興佳,是肇州二中的一名高考生。
7月14日周六,這天10時許,肇州二中副校長王德軍陪同記者來到姜興佳的家。
姜興佳的家在縣城西邊一個住宅小區,客廳裡沒有像樣的家具和電器,唯有小姜的寢室裡擺放著兩樣值錢的東西,一樣是一臺電子鋼琴,一樣是一臺筆記本電腦。
幸福的小姜和爸爸媽媽
小姜個頭不高,穿著藍格子連衣裙,顯得很文靜,但不乏一臉的稚氣。
小姜的母親說,女兒可懂事了,剛剛替她洗完衣服。洗完衣服,女兒坐在鋼琴跟前,給父母彈了一首曲子,一家人沈浸在無比的幸福之中。
王德軍在一旁說,學習好的孩子都特別懂事,小姜就更不用說了。在高考前的緊張時期,她還抽空給父母做飯。
小姜的父親在肇州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上班,工作不算太忙,母親是肇州二中的一名高中英語老師,與丈夫相比,她的工作緊張多了。
小姜的母親說,女兒剛剛從網上知道自己已經被清華大學錄取,心情可好了。
王德軍說,今年670分就是自由分數段,國內大學想上哪就上哪,別說686分了。
聽說小姜鋼琴彈得好,記者請小姜露一手。
小姜很靦腆,扭扭捏捏地坐在鋼琴跟前,嫻熟地彈起一曲《好日子》。
小姜的父親說,女兒會彈很多中外名曲,但是最喜歡這曲《好日子》。
“神童”早上學1年
作為剛參加完高考的高三學生,小姜只有16歲,為啥她纔16歲就參加了高考?
記者采訪她的班主任張微波時,張老師說,今年高考前,學校向市教委報考生材料,突然,小姜材料被退回來了,弄得她險些沒參加成高考。
市教委的人說,哪有這麼小的高考生,懷疑是高一或者高二的學生參加高考,因為有規定,嚴禁高一或者高二的學生參加高考。
沒辦法,學校將小姜的學籍帶到市教委,這纔確認小姜是高三學生。
小姜歲數小是有原因的。她2歲上幼兒園,幼兒園老師說她比一般的孩子聰明,接受新知識快,而且學啥會啥。
4歲的時候,幼兒園老師讓孩子練習打算盤,別的孩子從1累加到100需要30秒之多。小姜只需要15秒。
5歲的時候,她就能用五筆打字,1分鍾竟然打130字。這還不算,她還沒上學,就認識了1000多個常用字,一年級的課文她讀起來基本不“卡殼”。
這樣聰明的孩子不能再待在幼兒園裡了,為此,在小姜6歲的時候,父母就把她送到了學校。
這樣,小姜就比其他孩子早上學1年。
跳級零成績上高一
在幼兒班學習“拔頭子”,不等於上學學習好。可是,小姜卻始終如一。
小學一至五年級,小姜回回考試都是第一,成了校內外有名的“神童”。
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初中,家裡人為她捏把汗,認為學習難度加大了,她畢竟年齡小,擔心她在學習上吃不消。
想不到,歷次考試,第一名依然非她莫屬。
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小姜突然冒出個令父母吃驚的想法,她要跳級,初中四年級不念了,直接上高一。
父母很不理解,這怎麼可以?知識都是關聯的,斷檔不可能不影響學習成績。
小姜說,她自學了初四的課程,已經對初四的課程不感興趣了。
母親是老師,她上網找來初四的試卷讓女兒做,不想,試卷裡沒有一道題能難住她。
事關重大,謹慎為佳,小姜的母親找來張微波老師。提起張老師,她不是別人,就是後來她的高三班主任。
張老師問小姜,你跳級能保證考上清華大學嗎?小姜的理想她早就知道,就是考入清華大學。
沒想到,小姜反問張老師,您就敢保證,不跳級上清華就沒有問題嗎?
張老師一聽,哎呀媽呀,這孩子小小的年紀,說話還挺叨理的。
最終,胳膊擰過了大腿,小姜從初三跳級,直接進入高一學習。因為沒有參加中考,她不僅沒有初中畢業證,進入高中的成績還為零。
學著玩著快樂著
進入高中學習,按理說距離高考越來越近,學習應該十分緊張。
然而,對小姜來說,還是輕輕松松,聽課一絲不苟,作業基本在學校課堂完事,回到家裡竟然還能做很多高中生想做卻沒法做的事——上網。
而且小姜上網不光是查資料,她還非常願意玩游戲,最願意玩的游戲是“憤怒的小鳥”。
這還不算,她還向父母提出個難以想象的要求,要學鋼琴。學鋼琴還不去外面學,要求父母給她買一臺,她在家自學。
父母知道她在學校學習始終名列前茅,可是,學鋼琴能不影響學習?一時間父母有些猶豫了。
於是,小姜立下“軍令狀”,學鋼琴保准能促進學習,否則甘願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