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市『五種模式』提速新農村建設
2012-07-16 09:38:5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強 李偉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7月16日訊 綏化市全面加快全省一流現代化新農村建設步伐,以市場開發型、舊村改造型、企業帶動型、梯次推進型、鄉村集體主導型“五種模式”,推進近郊城市化、遠郊城鎮化、中心村社區化進程。

  去年以來綏化市確定了“百村示范”的目標,截至目前,今年新確定的70個示范村已全部完成選址,62個村完成規劃設計,66個村確定開發商,56個村備料,50個村開工建設,全部建成可入住農戶17319戶。今年綏化市的中心村建設與往年相比,呈現出數量多、進度快、標准高等特點。

  綏化超過70%的人口在農村,全市新建的70個示范村,市場開發模式的有28個村,鄉村集體主導模式的有9個村,梯次推進模式的有9個村,舊村改造模式的有16個村,企業帶動模式的有8個村。其中,望奎縣的正蘭三村和肇東市的石堅村等同時采用兩種以上模式建設,疊加效應明顯。

  在舊村改造模式上,當地認真總結推廣安達市友誼村、蘭西縣紅光村等舊村改造與新區建設相結合的做法,實現中心村建設規模達標昇級。在梯次推進模式上,著重解決好農民“進新居,不捨舊宅”造成舊村無法撤並的問題。在市場開發模式上,著力總結和推廣青岡縣兆林村的經驗做法,通過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實現宅基地遠近置換,萬畝土地規模經營,不但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實現再就業,還實現了農村城鎮化。其下轄的肇東市肇東鎮確立了“5941”規劃,利用5年時間把全鎮9個行政村合並成4個中心村,形成城鄉一體化格局,在去年成功建設東躍和展望兩個整村推進典型基礎上,今年又大手筆規劃將石堅、紅日、紅豐三個村1100戶合並建成一個中心社區。在鄉村集體經濟主導模式上,在重點推廣深化青岡縣樂園村經驗的同時,吸納慶安縣曙光村、肇東市曉光村、肇東市五裡明村集體成立公司管理物業的做法,擴大集體主導范圍,強化集體主導建後管理的作用。

  綏化市主抓新農村建設的副市長王桂芝介紹,經過運行,證明了“五種模式”符合綏化的新農村建設實際,乾部群眾積極性較高,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通過政府主導和市場化運作,在新農村建設上的投入不斷增加。去年中心村建設總投入10億多元,其中市場化籌資佔60%。今年70個村測算,總投資32億元,其中市場化籌資23億元以上,佔71%。此外,集聚集中建設趨向明顯。在中心村選址上,突出表現為“六靠”,即靠城、靠鎮、靠路、靠園區、靠學校、靠中心村(多村集中)。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