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省紅十字會成立人體捐獻辦公室 人體器官捐獻鮮有人知
2012-07-17 09:16: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魏廣川 羅彥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7日訊 近日,僅在這個世界待了63天的優優將眼角膜捐出,成為我省第一個幼兒捐獻者。記者從省紅十字會人體捐獻辦公室了解到,目前人體組織器官捐獻在我省還少有人知,器官移植仍面臨著供體奇缺的局面。

  16日上午,記者走進省紅十字會人體捐獻辦公室,一位青年志願者正在填寫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在他手中的表格上記者看到,除了姓名、職業、學歷等基本情況,還有家屬姓名、與本人關系、捐獻器官的資料。手續辦完後,表格被錄入器官捐獻庫。工作人員將一張由省紅十字會印發的志願者卡交到捐獻者手上。

  來自綏芬河的裴照明,今年64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表示,人活著要對社會有貢獻,死了也一樣,也算自己沒白來這世上一回。此前對於器官人體捐獻的了解都是通過電視劇,當聽說我省成立了人體捐獻辦公室,自己就做出了這個決定。對於她的這種做法兒女也都理解支持,能幫助他人延續生命就是最大的價值。

  24歲的捐獻者高璐馨是一名大學生說,在報紙上看到了小優優的報道,很佩服她的父母做出這樣的決定,於是自己也來到這裡簽了一份捐獻表。起初父母對於她的做法堅決反對,經過她的多次耐心勸說,家人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省紅十字會賑濟部張建華介紹,我省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剛剛成立,器官捐獻在我省還是起步階段,即將實施的“登記管理辦法”和“基金管理辦法”都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來制定。並配有專門負責器官捐獻工作的協調員。因為該職位的特殊性,所以協調員不是終身制,每年國家考核一次。

  據張建華介紹,我國每年約有150萬名患者需要接受器官移植,但每年實施手術的僅為1萬例左右。我省作為人體器官移植研究較晚的省份,面臨和全國其他各省一樣的阻礙。除了傳統觀念和理念的衝突外,還有資金方面的問題。人體捐獻是一項惠及全人類的工程,雖然目前困難重重,但他相信未來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