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建三江地區500千伏前進輸變電工程穩定投產
2012-07-17 15:24: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兵 馬知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建三江地區500千伏前進輸變電工程日前落成並提前投產。作為地區重要的電源支持項目,該工程的落成使黑龍江電網向建三江地區電力輸送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昇,從根本上解決了全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農業生態園區——建三江墾區的用電緊張問題。

  黑龍江省建三江地區是國內重要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地域遼闊,素有『中華大糧倉』的美譽。近幾年,隨著建三江地區總體規劃和國家政策的調整,地區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自國家推行『旱改水、油改電』政策後,墾區原有薄弱的供電能力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特別是進入夏季灌溉期,熱電廠夏季幾無產出,風電廠又受自然條件限制發電量不穩,季節性缺電現象凸現,農業灌溉受到較大影響。

  【同期】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電網建設分公司工程部主任王錦:這個變電站的投運對建三江地區的整個供電結構是有一個很大的改善,我們在這建設期間有深刻的體驗。整個我們住宿的賓館,包括百姓的住戶,包括飯店,經常停電,基本是每天都停。那麼是電壓不穩,包括春季水稻灌溉期,那麼整個電壓非常不穩,嚴重缺電。這個變電站上來之後對整個建三江地區的環網和電壓、用電量、用電負荷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走進萬畝良田,一望無際的碧綠令人心馳神往。頭頂的電線與抽水灌溉裝置昭示了電力系統建設對於糧食生產的重要作用。在田邊,記者見到了二道河農場的農民李慶海,他告訴記者,從前電力供應不穩的時候,他家都是用柴油機發電。成本高不說,供電質量也難以保證。

  【同期】二道河農場農民李慶海:電力供應不上的時候你就得用柴油去抽,每年碰到這種情況心裡就挺著急的,現在這個建成以後相信明年呢我們家水稻就能少一筆費用,一年能省個四五桶油。能省在40%左右吧。

  電力是產業發展的命脈,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力的支持。為確保國家糧食戰略不受動搖、支持黑龍江千億糧食產能計劃,建設者們克服了工程量大、工期緊、地域冬期長和施工條件艱苦等困難,確保了工程的按期投產。

  【同期】黑龍江電力有限公司檢修公司佳木斯分部副主任姜長有:這地方吧白天亮得早,兩三點鍾就亮天了,一亮天我們的隊伍就上來了。

  【同期】建三江電業局二道河供電局副局長楊春風:50萬變電所投運之後對我農場的供電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供電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沒投運之前,我們農田灌溉實行的是分時供電,每天最多供電是12個小時。自從投運之後我們實行24小時供電。為農戶節省了不少的投資,也為他們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再一個對居民生活用電,有了個很好的改善。以前用電磁爐、電視,電壓不穩,來回波動。自從50萬(變電所)投運之後,電壓穩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據國家電網相關人員介紹,此次工程總投資6.8億元,線路全長186公裡。工程穩定投產後,建三江地區電網供電能力將提昇100%,達40萬千瓦,可穩定保障建三江墾區及周邊縣市的用電安全,不僅對邊防安全、吸引外商投資、百姓生活質量的提昇有積極作用,更確保了國家糧食宏觀戰略的實施。

  新華社記者陳兵、馬知遙建三江報道。(完)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