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專家解讀冰城地鐵新規劃 環線將穿越群力和哈西
2012-07-18 08:54:04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劉希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8日訊 《哈爾濱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調整》(2008—2018)(以下簡稱《建設規劃調整》)順利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是否標志著地鐵工程可立即建設?3號線擴大范圍,將帶來哪些改變?帶著這些疑問,記者17日采訪了業內專家。

  分幾步:新線路開建最少還需三步

  《建設規劃調整》獲得批復,是否意味著規劃中的地鐵線路隨時可以啟動建設?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獲國家批復僅僅是完成國家立項這一步驟。地鐵正式建設前,還有幾個步驟需要完成。最少需通過項目可行性研究,並在初步設計以及施工圖均獲得通過等3個步驟,纔能適時啟動建設。

  雖然《建設規劃調整》中的地鐵線路開建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但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地鐵1號線一期、二期工程,距離通車的日子越來越近了。1號線一期工程2008年9月開工,二期工程2009年9月開工,工程東起哈東站,南到哈南站,全長17.48公裡,設18座車站,預計今年年底將進行試運行。

  咋過江:2號線從紀念塔附近越江

  《建設規劃調整》中新增的2號線一期工程,是哈市首條越江地鐵線路,串聯松北區、道裡區、南崗區、香坊區4個行政區,線路全長約26.5公裡,設17座車站,預計在防洪紀念塔附近穿越松花江。地鐵隧道穿越松花江本就難於正常施工,再加上哈爾濱處於高寒地區,是否會給施工帶來困難?

  專家解釋說,哈市地鐵建設者們經歷過地鐵1號線一期、二期工程的建設,積累了較豐富的冬季施工經驗,氣候不會對地鐵施工產生較大影響。此外,目前國內已經有多條穿越江河的地鐵隧道,技術方面較為成熟,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地鐵隧道修建完成後將位於凍土層下方,所以建成後氣候不會對車輛運營產生影響。”該專家說。

  據介紹,目前在國內,已有地鐵隧道成功穿越黃浦江、珠江、長江,並且在施工時,均采用的是盾構技術。而對於盾構技術,哈市地鐵建設者們同樣不陌生。今年3月12日,隨著盾構機刀盤在交通學院站東端頭井破土而出,地鐵1號線交通學院站至南直路站5公裡的盾構區間全線貫通,這是地鐵盾構施工法首次在全省應用並獲得成功。

  哪換乘:“十字環線”設5處換乘站

  《建設規劃調整》中,1號線、2號線、3號環線共有5處換乘車站,現已進行施工的有太平橋站、博物館站、醫大二院站,均位於地鐵1號線上。另外兩個換乘站則位於2號線上,分別在道裡區兆麟街附近以及香坊區紅旗大街附近。而正在施工中的博物館站,作為1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站,無疑給其他換乘站打了個樣兒。

  博物館站是地鐵1號線最後一個開工的站點,並且是地鐵1號線與2號線的換乘站,該站主體基坑長147.9米、寬27.62米、深約24.5米。博物館站建成後,地下一層為還建地下商業開發層,地下二層為1號線、2號線站廳層及部分還建地下商業開發層,地下三層為2號線站臺層,地下四層為1號線車站站臺層。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線路走向十字交叉,但博物館站卻為“T型”換乘站。專家表示,博物館站為“T型”換乘站是由於受當地條件所限。“‘十字換乘’是換乘站最理想的方式。”專家說。

  有多快:1號線最高時速可達80公裡

  地鐵作為地下快速軌道交通,能對城市交通起到多大的帶動作用?

  專家表示,軌道交通的最高旅行速度為80公裡/小時,平均旅行速度可達35公裡/小時。而目前在哈市,市區早、晚高峰時段交通擁堵日趨嚴重,路網車速明顯下降,68%以上的主乾路在高峰時段處於擁擠狀態,部分道路高峰時段平均行駛速度低於15公裡/小時,即使是非公交車,平均旅行速度也在25公裡/小時左右。“相比而言,地鐵不受路面交通擁堵的限制,同時平均旅行速度較高,勢必將對城市整體交通速度起到提昇作用。”

  地鐵的運力也遠大於普通公共交通工具。地鐵1號線車輛采用“四動兩拖”6輛編組,運力為1500人左右,速度和運力均高於普通公交工具。

  新環線:穿越群力哈西盤活西部交通

  按照原規劃,3號環線在西南部將在二環路附近地下通行,而建設規劃調整後,在西南部地區3號線將途經群力新區、哈西地區,位於城市二環路之外、三環路之內。“二環路目前已漸漸不堪重負。地鐵3號線作為環線,從以往的二環附近拓展到城市西部地區,不但可以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同時也能帶動西部地區的交通。”該業內人士說。此外,隨著群力新區與哈西地區的發展,道路交通網絡、軌道交通網絡以及哈西地區的哈西客站,將打造成為綜合式的交通網絡,盤活地區交通,並在哈西客站區域打造交通樞紐。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