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有時間姜巍就愛看書

2007年晨報記者為小姜巍過生日

姜巍與代理媽媽李桂蘭
東北網7月18日訊 曾經被母親禁錮在黑屋中15年的姜巍自七年前被解救以來,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心。憑借自身的努力,姜巍在今年高考中取得472分的成績,報考了哈爾濱師范大學。就在“代理媽媽”李桂蘭四處為姜巍籌集學費時,姜巍的媽媽因心髒病突發去世。失去媽媽的姜巍成了孤兒,同時也沒有了經濟來源。姜巍能否順利走入大學校園?
媽媽去世姜巍成孤兒
2005年,被患有精神病媽媽關在自家小屋裡15年的女孩姜巍在本報記者幫助下順利被解救。7年後,姜巍參加了今年的高考,為了實現作家夢,她報考了哈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然而,就在姜巍和代理媽媽李桂蘭忙著籌集學費時,姜巍的媽媽姜濱藍7月6日突發心髒病離開了人世。
盡管姜巍今年已經23歲,但對於媽媽的突然去世,姜巍仍然手足無措,呆呆地站在李媽媽身邊無助地望著她,還經常念叨著:“媽媽去哪了?”姜巍的舅舅甚至不願意見姜濱藍最後一眼,更別說幫忙處理喪事。只有李桂蘭跑前跑後忙著開證明、辦手續,張羅著姜濱蘭的身後事。
17日,記者在香坊區聚寶小區見到了姜巍和她的代理媽媽李桂蘭。姜巍正在整理自己的小房間。有點靦腆的她見到記者最初只是點點頭,但當她聽說是黑龍江晨報的記者,立即露出燦爛的笑容撲過來,親熱地拉著記者走進她的小屋。
盡管姜巍對媽媽的很多記憶是“害怕”,可當媽媽突然去世時,還是讓她很難過。“原來有親生媽媽在,我只要你叫李媽媽,以後我就是你親媽媽,我要看著你結婚生子……陪你走人生的每一步。”李桂蘭對姜巍說。
李桂蘭抹著眼淚告訴記者,這孩子太可憐了,剛被解救不久,爸爸就因病去世。家裡的舅舅和姨媽也不不知所蹤,如今真是成了孤兒。
“媽媽清醒時會教我讀書寫字”
姜巍傷心地說,當年媽媽禁錮她,也教她讀書寫字,其實還是保護她、愛她的,只是媽媽的疾病導致舉動有些偏執。
姜巍的媽媽姜濱藍高中畢業下鄉,與當地農民景忠震結了婚。1979年返城後,姜濱藍在夜大自修了兩個本科學歷。景忠震沒有文化,也沒有戶口,一直靠到處打零工來維持生活。20世紀90年代初,姜濱藍患了肺結核,長期打針吃藥,耳朵開始失聰,在單位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此後,姜濱藍便開始精神失常,景忠震也離開了家。
姜巍記得,爸爸想來探訪,媽媽不同意。開始的幾年裡,媽媽還讓同父異母的妹妹看望她們母女,在1998年的一天,景忠震突然回到哈爾濱,並在鄰居幫忙下撬開房門試圖探望孩子,這讓姜濱藍變得狂躁不堪。就是從那時起,那扇房門便緊緊地鎖上了,再也沒有人打開過。
姜巍說,開始媽媽清醒的時候還會教教她拼音,但是學算術時自己卻笨得要死,因此沒少挨打。自從學會了拼音,姜巍就試著去讀家裡的書。但是媽媽把大部分書都藏在床底下。姜巍每天趁著媽媽睡覺的時候偷偷地看書,看完了放在外面的書,又想辦法偷偷地找床底下的書。偶爾清醒時,媽媽會自言自語或者乾點家務活兒,這時候姜巍也是抓緊時間看書。《東周列國志》、《列寧回憶錄》等等都是那時候看的。
2004年,媽媽在清醒時會在樓上向樓下的糧店買一些大米,趁著買糧的機會,小姜巍和糧店的叔叔偷偷通信,還拜托他偷偷地給自己弄了幾本書,後來被媽媽發現後,聯系就此中斷了。2005年,姜巍的表姐開始給姜巍寫信,大概寫了三封信,她偷偷地將信藏在媽媽買東西的兜子裡,生怕媽媽發現。
“有時我也幫媽媽收拾一下床鋪,然後穿好衣服、鞋子,戴上帽子、頭巾和口罩,找個小板凳坐在地上,等媽媽把飯做好、吃完飯,天也就黑了……每天兩頓大米飯,可我不想吃,吃不下去。媽媽醃的咸菜有臭味,我不喜歡,不過也吃一點……實在吃不下去的時候,我就倒點涼水把飯泡一泡吃。”談起當年的生活,姜巍仍記憶猶新。
在好心人關懷下成長
2005年,小姜巍的遭遇經本報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將姜巍成功解救出來,將她的媽媽送到了醫院治療。社區的李桂蘭承擔起照顧姜巍的義務,成了姜巍的代理媽媽。本報記者也曾多年照顧姜巍,從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予幫助,並一直關注姜巍的學習情況。
李桂蘭回憶說,姜巍被解救後,姜巍的舅舅找到曾當過社區主任的她尋求幫助,希望給姜巍找到個寄養的家庭,並承諾每月給300元費用。李桂蘭跑了很多居民家,磨破了嘴皮,也沒有找到適合收養姜巍的家庭。
“我永遠忘不了剛見姜巍時,她瘦骨嶙峋楚楚可憐的模樣。”李桂蘭說,從認識紅綠燈斑馬線到與人見面要問好,李桂蘭一點一點地教姜巍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她把姜巍當成了自己的女兒,事無巨細地照顧著她的生活起居。七年間,姜巍的舅舅代領姜巍媽媽的工資,斷斷續續地給姜巍支付過兩年生活費,每月300元。
2007年,姜巍患了耳部腫瘤,為賺錢給姜巍治病,李桂蘭賣過冰棍、包子,當過陪護、保姆。2009年,姜巍在哈市香坊區法律援助中心幫助下要回了媽媽每月900元的工資,暫時解決了生活問題。
現在姜巍的媽媽去世了,除了帶走了對女兒的思念,姜巍再也無法領取媽媽的工資作為自己的生活費,這對於將上大學的姜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再難也要讓“女兒”上大學
“姜巍從小就有一個當作家的夢,我一定要讓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姜巍的代理媽媽李桂蘭說,讓姜巍實現夢想,首先要讓女兒走進大學校園,但現在,姜巍的學費問題一直是她們的心病。
整個采訪中,李桂蘭不停地說:“我姑娘最優秀,我孩子是最好的。”她說,有的時候她也在想,自己和姜巍非親非故沒有任何血緣,這麼辛苦為她值不值得。但每次當姜巍拿回一張張獎狀的時候,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用4年時間完成小學、初中9年課程的姜巍中考時考了438.8分,全校第2名。後來,香坊區教育局將她安排到了哈市重點中學122中,免去了一切學雜費,每月還補助姜巍200元。姜巍學習非常刻苦,課後還常常到辦公室請教老師。每天都背單詞到半夜。她的書和練習冊總是用不同顏色的筆記得滿滿的。
姜巍的文筆在學校是有口皆碑的,幾乎她的每一篇作文都會被當作范文。姜巍還經常寫詩,她行文流暢、思想深刻,寫作水平讓很多教她的老師都自嘆不如。
自從知道姜巍的高考成績後,李桂蘭就開始每天為學費奔波。她說,剛纔她正准備出門到社區的一個企業去看看,能不能給姜巍籌點學費。她隨身帶著一個手提袋,裝的都是姜巍歷年的獲獎證書和她手寫的姜巍的情況介紹以及求助信。每天早上7點李桂蘭就出門跑社區、跑企業,一切有可能給姜巍提供幫助的個人和企業她都不漏掉。李媽媽說,“我姑娘考了這些分,已經很不容易了,別人家的孩子學了12年,而她只學了7年。”
得知分數後,姜巍哭了,她覺得自己沒考好,特別對不起李桂蘭。“那種無助讓我特別心疼,所以再苦再難我也要堅持讓她讀完大學,能獨立生活。”李桂蘭含著淚說。